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平遥行一首城市专属歌曲才是最好的旅游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3/8/7

台湾流行音乐的鼎盛时期,是内地80后90后的集体记忆,鹿港小镇、淡水、垦丁、忠孝九路、年轻人们通过台湾歌手歌词频繁出现的名词,想象着对岸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大陆年轻人对台湾的第一印象,也就是由这些台湾流行曲以及偶像剧构成的。你可能没去过台湾,但是对台湾的美食、地标都滚瓜烂熟。这就是流行文化的作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个地方的初步认知。

赵照《平遥行》

当听到《平遥行》,我又找到了这种感觉:一个平淡无奇的地名,因为一段旋律、一段故事从而给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就像香港地铁的天后站,仅仅是一个站名,但是因为twins耳熟能详的《下一站天后》从而让天后一词,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因为《平遥行》,平遥,不仅仅只是地理位置上的历史长河中的平遥,更是成为人们投射美好的那个平遥。

前奏一段悠扬的笛声,奠定了整首歌曲的基调。“桃红杏花白城墙十里长青山两依依回忆悠悠长。“几番古香古色,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一笔横空,勾勒出平遥的轮廓。既有诗情画意,也有人间烟火。实际上,《平遥行》接近于市井民谣的形态,又在此基础上,抖落尘埃,雅俗共赏。这很符合赵照的风格,擅长从古体诗现代诗寻找灵感,打散拼贴、文白交替,让人回味无穷,例如之前的《当你老了》《一棵树》等。在民谣大行其道的今天,赵照已然不需要在意对民谣的褒贬或诟病。从九十年代到现在,赵照20年的民谣创作同样见证民谣的鲜有问津到如今的风靡一时。鲜明的个人印记也为后来者提供了诸多的创作理念。那些耳熟能详的民谣爆款,都能在赵照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平遥街道

笛子并不是现代民谣热门的配器,马头琴、曼陀铃更受到当代民谣歌手的青睐。而赵照的这首《平遥行》,笛子出色的运用让整首歌显得更加返璞归真。在这之前,赵照的《声律启蒙》也有笛子的运用,但仅仅是锦上添花,到了《平遥行》,则成为整首歌的基调,婉转动人,为这首歌涂上一抹古典的韵味。这首歌让人想起苏打绿的《故事》,同样的古韵,间奏同样的潇潇笛声,情景交融,令人流连忘返。赵照浑厚温柔的声线,就像落在平遥的细雨,润物细无声。就像赵雷之于成都,郝云之于大理,平遥在赵照的民谣里,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乌拉多恩《平遥行》

除了赵照民谣版的《平遥行》,乌拉多恩流行版的《平遥行》也颇具特色,可谓“花开两朵,各自灿烂。”最初对乌拉多恩的印象,停留在《中国好歌曲》第一季演唱的《鸟人》,铿锵有力的声音当中有着一种不服输的态度。“要么飞要么坠落,这是生命的规则。”首张专辑《鸟与人》也凸显出对于各种曲风的驾驭能力,funk与jazz交叉、拿捏自如。虽然是同一首歌,但是在乌拉多恩演绎下,《平遥行》却呈现出另一种风貌,Verse1娓娓道来,平静得近乎梦幻,间奏之后,一段呢喃作为引子,节奏稍快,感情一涌而来,像压抑许久倾泻而出。温柔与细腻,遥相呼应。如果说《鸟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振臂高呼、展翅高飞的乌拉多恩,那么《平遥行》则展现了一个柔情似水,触景生情的文艺青年形象。作为一个满族音乐人,乌拉多恩身上流淌着驰骋音乐世界的豪情,也有着镜花水月般的柔情。可文艺可摇滚,塑造性极强。这跟平遥的气质不谋而合,它既是古典的、充满历史感的。但同时,平遥又是时尚的,前卫的。年轻人不仅为它的悠久历史感染而来,也为平遥的活力、国际化慕名而来。

不同的人对平遥有着不同的理解。无论是赵照抑或乌拉多恩,都唱出了各自心中那个平遥。这也许是私人化的,或者带有感情化的。但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平遥能够在千篇一律的古城中脱颖而出。对于匆忙的现代人来说,可能对一个陌生城市的了解,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网上干瘪的旅游攻略得到的,它告诉你当地的美食、交通、民俗等,但终究不过是一份苍白的指南。只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驱动你真正想去的地方。而这首《平遥行》就做到了,一首歌跟一座城市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它的旋律,就是城市最好的攻略。当人们谈起平遥,脑海里想象的青砖白瓦不再是静态,因为音乐而生动起来。(文/小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