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成吉思蓝调圣丹斯的传奇,失去的故乡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3/8/7

在一片排山倒海式的呼麦(khoomei)里,随着歌曲《阿拉什大河》(AlashHem)和怪异的橙-黄-绿闪屏,《成吉思蓝调》在主人公保罗·佩纳(PaulPena)的叙说里开始。一系列简单的蒙太奇镜头之后,影片带我们了解了佩纳的生活。佩纳是一位美国少数民族盲人蓝调音乐家。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成年之后失明的他在美国想要一展蓝调才能阻力重重。尽管取得了某种程度的小成功,中年他痛失爱妻子。之后,在一次偶然找一个关于韩语的课时他听到了图瓦音乐家的呼麦,从而开始了自己的呼麦练习。看官也许要问,图瓦是什么?图瓦是俄罗斯联邦所辖,靠近内蒙古边界的一个盟邦。图瓦面积不大,早已为世人所忘,但图瓦人却以成吉思汗的蒙古血脉为豪。

影片沿用佩纳发现图瓦、准备拜访图瓦,以及最终的图瓦之旅的时间轴。苏联解体6年后,从美利坚到俄联邦的图瓦之行也非易事,有些近乎马可·波罗式在20世纪的坚持。为了展示佩纳在图瓦之旅中向心的音乐之旅,该纪录片主要使用平视线(eye-level)拍摄来引入其他人例如音乐制作人,唱片店老板等的平行叙述。一连串的图像、报纸剪裁、飞行中的镜头都小心翼翼地将非故事性余景拒于门外。佩纳终于降落在图瓦的首都基兹。他的接待人图瓦歌手——孔卡尔出来迎接了他。佩纳在基兹都第二届国际呼麦大会上表演了自己的呼麦记忆,并获得如潮好评。这部电影隽永的魂魄是佩纳和孔卡尔的表演,加以猎奇的图瓦传统,给影片立意和表现形式占据了高点。

在没有无人机的时代,贝里斯兄弟(theBelicbrothers)向观众以邻家大叔老旧相机的拍摄手法一一展现了成吉思汗子孙世代守护的广袤土地。在平行的基兹山脉、阿拉什大河、无尽无主的草原间,我们也看到佩纳学会了新乐器、结识了新朋友、品尝了羔肝。最令人动容的是,这位在旧金山生活的处于弱势的黑人盲人音乐家在图瓦得到了尊重和友谊。图瓦人真心赞赏佩纳的歌喉和呼麦技艺,并因为他深沉的嗓音而会心地给了他昵称地震。在基兹,当然没有那种向佩纳问路却在佩纳解释之间从他手里偷走了$的三藩市路人。取而代之的是,当拍摄人员患病时,孔卡尔和图瓦人敞开心扉帮助佩纳和拍摄人员的不遗余力。

保罗·佩纳的旅程在某个时间必须结束。实际上因他丢失了一些糖尿病药片行程反而比预期缩短。这位久为病魔缠身的音乐家不得不向图瓦和敬爱他的人们告别。佩纳哭了——图瓦是拯救了他的音乐和精神的宝地。回到旧金山,除了在公寓拐角处的一家籍籍无名的小唱片店外,他再找不到精神庇所。唯有在这一个他可以轻松步行到的小唱片店,他能聆听音乐寄存他对图凡的思念。

孔卡尔后来在美国和全球继续就呼麦和图瓦音乐进行演出。佩纳也继续他的音乐事业。与糖尿病和胰腺疾病进行了长年斗争后,保罗·佩纳于年在旧金山去世。孔卡尔于年在基兹去世。

该纪录片没有精美的修片或滤镜,只有匠心的剪辑。孔卡尔和佩纳的配乐是电影的胶片也是和它的最终记忆。像许多受蒙古/泛蒙古影响的音乐一样,这些配乐也涵盖了成熟的呼麦技术和莫林胡儿(马头琴)之音。我常想到其他一些在国内制作蒙古音乐的艺术家,例如腾格尔和义拉拉塔(杭盖乐队),他们也以曾深情地颂咏梦中的家乡。

佩纳在美国未酬之志和他在图瓦短暂的蜜月中间的差距,引我们向一个拷问灵魂的问题。为什么以佩纳之才,没有成为下一个蓝调大师艾伯特·金(AlbertKing),穆迪·沃特斯(MuddyWaters)或威利·约翰逊(WillieJohnson)?影片中,佩纳提及了那些磕绊他的“官僚主义”,但这种“官僚主义”具体为何我们无从知晓。在他坎坷的一生中,我看到了他与公司的不和,市场的竞争,作为弱者的失势,长期的疾病,爱人离世的痛楚,以及美国资本和社会结构的逐名利、重强势,与轻灵魂。

我想如果有什么可以最好地概括佩纳在图瓦重新焕然的精神世界和《成吉思蓝调》对于现代-传统的思考,抑或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蒙古帝国分裂后的渺小与落后,佩纳与孔卡尔的歌曲《孔古里》中歌词也许就是最好的回答:

我的故乡的六个地区在哪里?

我的部落的村庄在哪里,孔古里?

图瓦人最古老的往昔时光啊,

我的故乡的六个地区在哪里?

我失去了方向,失了联系,割去了意义。

我的故乡,你去哪里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