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曲子不等于演奏
音符生硬的组合也不是旋律
学琴是一定需要花钱、花时间的。但是花钱和花了时间,也不一定能学好。因为什么,急功近利。阿桐写的《你着急拉一首马头琴曲吗?》,也提到过一些类似问题。跟很多老师沟通过,关于这方面,或许很多乐器的学习都有“异曲同工”之“急功近利”吧。
想要花最少的时间、最少的钱、最少的功夫,学最好的马头琴——那是不可能的。正常的老师,都不会偏心,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学好,自己的学生没能学会对老师也没有任何好处。当然,根据学生的用心程度,老师的要求严格度有所偏颇倒是真有可能。
然而,依旧有很多人学马头琴是被动的。我听过以下抱怨:
“马头琴传播得很不好,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学了5节课,居然还在拉音阶,什么曲子都没教我。”
“这些音乐哪里找到,我都不知道,老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有什么蒙古乐队演出吗?为什么不通知?”
我想说,哈哈哈,如果没有人告诉我我又不去找,我也不会知道的。很多人都会这么问这些后来看起来很可笑的问题。大家觉得老师理所应当把你教得很牛逼,那就错了。
老师真的就是教方法——让你少走弯路或者说“不会错”,并没有肩负“一定把你教得很厉害”的义务。拉琴拉得好,拉得有味道的人,一定是在老师教学之后,用心去修炼的人。需要在学习之后自己去慢慢揣摩,上完课就什么也不做,下一次去上课,你当然没有进步,还可能退步。
就算你是学生,也不应该如此“索取”——不努力不付出就要很牛逼。很多人学琴仅仅为了学会几首曲子在朋友圈内或者聚会时炫耀一下,又有什么资格来评判马头琴的传播?其实,沉下心来学习,才有可能拉好马头琴。(可以查看平台文章《马头琴,难吗?》。)
千万别急功近利,拉曲子不等于演奏,音符生硬的组合也不是旋律。你的马头琴声有味道,不仅仅在于老师的上课,也需要自己不依赖任何人地去练习和付出汗水,也需要自己不断地去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