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齐布赫马头琴让我的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2/8/30
03:55

▲齐·布赫《心灵的旋律》(SetgellinEhshig)

这首《心灵的旋律》(SetgellinEhshig),由蒙古国作曲家Sharav创作,演奏者则是来自内蒙古阿鲁科尔沁的齐·布赫先生。

齐·布赫(哈日·博克),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包头师范音乐学院马头琴教授。年出生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师承于齐宝力高先生、仟白乙拉先生。年,他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年硕士毕业于蒙古国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如今,是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的在读艺术学博士。

齐·布赫从小就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牧区长大,他的爸爸、哥哥、嫂子都很喜欢演奏蒙古四胡、笛子,从小家里就有着浓厚的音乐氛围。每年节假日,嘎查里的音乐活动,尚是孩童的他,都会被这样的表演所感染。

“那时候我们听的还是收音机,里面有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胡仁乌力格尔),我后来在演奏中的感情和感觉,就是从这里开始培养的。”齐·布赫先生说。

6岁的时候,大嫂开始教齐·布赫演奏四胡。因为喜欢唱歌和相声,平时他也会接触一些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初二的时候,旗里面的老师来到嘎查里挑选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演奏着四胡唱歌的齐·布赫就这样被选上了。

年,当地乌兰牧骑来到齐·布赫的学校演出。这是齐·布赫第一次见到马头琴,也是第一次见到未来成为他启蒙老师的仟白乙拉先生。

那一天,乌兰牧骑的老师们在排练间隙,舞台上空无一人,却放着一把马头琴。那时候,刚刚从牧区来的·齐布赫带着浓厚的草原孩子的气质,皮肤黝黑黝黑的,拿起马头琴就拉起小时候曾经听过的《嘎达梅林》。尽管并非专业的演奏,但那时候的老师看到了很喜欢,就说,有时间,你就去跟我学习马头琴吧。

“当时,我非常崇拜老师,就像我的神一样。那时候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我就买了两瓶白酒,但是最后觉得挺害羞的,也没有去找老师。”齐·布赫说。

初二的时候,齐·布赫的父亲去世了。有着7个兄弟、2个姐妹的家庭,就变得更加困难了。五哥冬天在牧区捡牛粪,一小车牛粪5元、8元的收入,供着齐·布赫上学。

齐·布赫一直很喜欢音乐,就跟五哥说,自己想学马头琴。哥哥说道,“学什么马头琴,我们家里这么困难。”齐·布赫很无奈,只能听哥哥的话,他说,“我的文化课,其实一直也没有那么好,汉语和数学都不好。虽然很努力,但还是不行。不过,我一直都很喜欢音乐。”

高中毕业,齐·布赫没有考上大学,就决定回去补习。年,跟随着考上大学的同学们前往呼和浩特,他发现有一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习有音乐系。尽管不是自己考上了,但开心的是,他终于发现有一个音乐大学。

回到故乡的齐·布赫,有一天百无聊赖地走在路上,突然听到喇叭里放着马头琴的音乐。“我边听边流泪了一个小时,这个有点悲伤和悠扬的马头琴曲子几乎把我的灵魂带到了另外一个我磨难的世界里梦幻般的环游着。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仟白乙拉老师演奏的。我心里想,这才是我梦中追寻的乐器。”他说。

为什么马路电线杆上挂着的大喇叭里的的忧伤的马头琴可以把他感动?他觉得,因为自己的生活特别忧伤,马头琴才能表达他的那种难以被理解的苦难。齐·布赫说:“我在想,这个乐器能表达我的灵魂,表达我心灵深处的那种悲伤。马头琴能感动我和震撼我,终归有一天,我也能用它感动别人、震撼别人。”

于是,齐·布赫找到当时还在乌兰牧骑的仟白乙拉老师,想要跟他学琴。老师果断同意了,就让他冬天过去学习。那时候齐·布赫也没有马头琴,村里的同学给他找来一把用挖牛粪的木撬的杆做的没有马脑袋的马头琴。

夏天的时候,齐·布赫在离家里几十公里的一个叫“敖特尔”的地方边放羊边拉着马头琴边复习功课(为第二年的考试做准备)。

直到冬天,齐·布赫终于拿着琴来到旗里面,跟着仟白乙拉老师一起学琴并且居住在乌兰牧骑的平房里。夏天中午他也不休息,就在树底下就练琴。“老师的马头琴声如此悠扬、记忆如此精炼,那时候在很远的地方就听到老师干净、清晰的马头琴声,穿透力也非常强。那时候,老师的琴声非常吸引我,我就拼命练琴,夏天的中午也不休息。老师觉得我实在又淳朴,对我很好,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哈日布赫,也就是黑小伙的意思。”

年,齐·布赫又一次去参加考试,依旧还是没考上大学。因为,他从来没见过钢琴,以为马头琴学好了就能考上大学,没想到却在“听音”的考试里栽了跟头。

于是,他又回去跟妈妈说,我还要去补习。妈妈说,你这么大了,家里也困难,你为什么不娶媳妇留在牧区?如果你想要学习,那就自己打工,靠自己挣钱。

于是,齐·布赫开启了真正的非常苦的日子。当时,他与嘎查里十来个孩子去砖场打工,休息期间就练琴。每天吃得很少,只有窝窝头,累得像牛、毛驴一样,生活非常艰难。“那时候跟我去的人都受不了,都回来了,我为了挣钱可以去学习音乐,就留下来了。我边拉琴、边哭、边思念母亲,灵魂已经到达另外一个状态。”

那段苦日子里,齐·布赫唯一的心灵依靠就是他的马头琴。

齐·布赫-苍天般的父亲(马头琴)来自广州马头琴部落00::30

经过努力,年,他终于考上了大学。可是没想到,在师大的日子里,老师一个礼拜就上一节马头琴课。齐·布赫觉得这样的汲取不够,“大学的日子很美好,难过的就是马头琴课只有一节课。那时候,还想要不要去艺术学院学习。”

当时,野马马头琴乐团正好在筹备音乐会,齐·布赫第一次见到齐·宝力高老师,然后去看了他们排练,非常激动。认识了齐·宝力高老师后,齐·布赫经常去老师家学习。

深知学琴机会来之不易,齐·布赫练琴非常刻苦。为了不跟大家抢琴房,他就在宿舍的走廊、琴房的走廊、体育场、花池里等等地方练琴。有一次他把手练出血了,马头琴琴弦都被染红了。大家都知道,学校里有个天天拉马头琴的人。

放假的时候,齐·布赫也会在火车上演奏马头琴,把周围的人都吸引过来。

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包头。年,他在包头举办了马头琴培训班,并担任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马头琴老师,至今培养了几百名学生。

年,他在北京组建了八骏马头琴乐团,也创作了《母亲和我》、《恋故乡》、《四季蒙古》、《致八骏》、《只为你》、《一个人的时候》等三十多首作品,马头琴上包括《天之音》(KhanAylguu)马头琴协奏曲、《东归英雄》马头琴重奏、《科尔沁草原》、《慈祥的母亲》、《鹿城圆舞曲》、《爱如洪水》、《呼和苏力德摇篮曲》等等器乐作品。

同时,他也终于发行了马头琴专辑《八骏》,收录了16首音乐。

这位经历过苦难的马头琴演奏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马头琴赋予他的自信,终于也得到了一些奖项。年,他荣获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颁发(成吉思汗圣旨)金牌奖;年荣获蒙古国作曲家协会颁发的“至尊金鼎”(魂得图照屋哈)奖;年荣获蒙古国社会科学院及成吉思汗世界研究协会颁发的“成吉思汗”奖章,以及中国马头琴学会颁发的马头琴功勋奖等等。

采集了齐·布赫先生的马头琴故事后,我们也对他进行一次专访。

采访团队:「广州马头琴部落」媒体组

受访人:齐·布赫(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

01.每一位马头琴演奏家的演奏力度不同,您觉得,马头琴演奏力度重要吗?

齐·布赫:每一个演奏家有自己的演奏风格和演奏技巧。马头琴的力度很重要,它是最基础的条件,没有基础的力度可能连音色都出不了。当然,不仅仅是力度和技巧,表达情感不同,关键还是因为音色。

一位演奏家形成一种演奏风格,是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才能定性成一个风格。表现完美的作品需要不同的元素,拥有综合的演奏经验、演奏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演奏家。光有技巧,仅仅演奏音谱,这还不是演奏家。把心灵投入到演奏的旋律里,用琴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生命力的音乐就会有所不同,它给听者带来有生命的同感和共鸣,感动着自己,也一样感动着他们的心灵深处。

02.如何呈现马头琴演奏中的味道?

齐·布赫:音乐要给听者震撼,它是灵魂的精华。我认为,马头琴的灵魂在人的心灵里面的,心灵的表达方式呈现的就是马头琴灵魂的表达方式。我感觉马头琴音乐里有神灵,有另外的东西,那个神灵来了,演奏者的音乐就像有了生命意义有巨大的魅力,给听众带来神圣的精神享受。有了共鸣,他们会被感染着、感化着,心灵也会得到洗礼和升华。

03.如果让您介绍一首可以感动您的作品,会是哪一首?

齐·布赫:我会推荐《九个太阳》,这是齐·宝力高老师的作品。我认为人本身有磨难,一个太阳很热,九个太阳就更烈了,这种灼热感也许让人类经历这磨难和痛苦,如何用音乐来表达呢?有一次我们在北京演出,那时候前面有位演奏者演奏了《万马奔腾》,接下去是老师的压轴。我就一直在思考老师会去演奏哪一首曲子,这时候老师就演奏《九个太阳》,全场都鸦雀无声。它居然把前面的快曲子压住了,太震撼了。我觉得太神奇了,太伟大了,大师就是大师。它把人生的苦难、灵魂上的表达,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曲子给我印象特别深刻。

所以,我一直觉得,音乐感染人的元素不是欢快的,而是悠扬的、缓慢的东西,这才是灵魂上的价值。我在蒙古国演奏的时候,客人们感动得掉眼泪了。我就举了这么一个例子,现在草原上不能放羊,自家的羊也不能放进别人的草场里。我们的生活很无奈,发生了改变,所以就把这种状态表达在演奏里面。

我觉得,自己演奏的时候,我的灵魂不在现场,而是在母亲身边、在草原上。

我的音乐会并不是永远完美,我没办法那么周到和聪明地考虑到所有事情,总是有失败和遗憾,但这些漏洞给了我很深的影响,激励着我,它们是让我继续前进和努力的动力。

04.在蒙古国的硕士、博士的学习经历,给您有什么启发呢?

齐·布赫:蒙古国的马头琴演奏和作曲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蒙古国的作曲很厉害、和声、马头琴的音色都很棒。我个人很喜欢蒙古国马头琴的音色,内蒙古马头琴音色有点高,现在生活压力大,大家不喜欢尖锐的声音。我们更需要浑厚和安静的声音,哪怕只是为了放松心情,渴望心灵的宁静。

05.对于马头琴未来的一些发展,有一些什么样的思考呢?

齐·布赫:八骏马年成立后,我就在家里排练,我媳妇从老家买了羊肉回来做饭。家里凳子也不够,我就去别人社区里拿那些不用的坏凳子,捡回来清洗了使用。今天到这样的状态,也因为现在心里善良能干的妻子的支持。我的梦想还是想做一个马头琴乐团,光靠自己很难。

有时候我会想,其实音乐人搞音乐很辛苦,会觉得有钱人才能玩音乐。但是我们是从心底里、骨子里爱着自己民族的音乐,这是天生就有的使命感,所以一直坚持着。我也不说什么责任感,马头琴本身就带着蒙古族的精神图腾和信仰,它也是民族的符号,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宝乐器,也是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马头琴演奏者有文化、有文明、有思想。

我希望未来有更多有文化的马头琴演奏者,老师不仅仅教琴也要教如何做人。做一番事业的时候,要有比较高的精神和思想,带着团结和包容的心。

音乐是内心的东西,那才是有价值的、有灵魂的。技巧好,不一定能演奏出好音乐。齐·宝力高老师曾经说,要成为一个艺术家,需要哲学家的思维、作曲家的灵感、历史学家的深造、演奏家的坚韧、心理学家的胸怀。这些深度的东西都学习好、配合好,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06.为什么您经常说,马头琴给了您的自信?

齐·布赫:经历很多磨难,甚至经历了生死,现在我养成一个信念,永远保持着坚强勇敢、努力拼搏的精神,心里永存着坚信使命、勇往直前的人格魅力。

当时在蒙古国研究生毕业,我办了交响音乐会。指挥老师说,你的演奏还不够精炼的时候,我心里也有很大压力。我一直咬着牙,我一定要战胜自己,我一定要当一个合格的演奏家。很多坎坷,给我带来更大的推动力量。我觉得磨难越大,让我的骨气更坚强,毅力越强大。这也许是马头琴的神灵,给了我无限能量的原因吧。

前年去蒙古国读博士,我正好写了个协奏曲,很匆忙,跟交响乐团合了1、2次就演出了,演奏的时候我出现了几个地方的失误。主持人采访我,我就说明了这个情况。我刚从内蒙古来,我下次会好好学习,演奏出更好的音乐。台下就掌声响起。成功需要充足的准备,就像参加战争。博士毕业后,我一定要用一个最好的音乐会去呈现。

其实我觉得现在我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饭桌上拉琴再好也不会起太大作用,我觉得录音棚和舞台是最能锻炼演奏者的地方。舞台上,就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

(采访时间:.7)

最近,奔波了三十年,北京、包头分别生活了十几年的齐·布赫先生临时回到了呼市学习。他认为,呼和浩特是蒙古文化的中心,也是草原文化的根底所在地,蒙古艺术的摇篮。

为了开办马头琴音乐会,他曾经被骗子骗了钱,如今依旧没得到解决,只是马头琴梦想一直在支撑着他。如今,磨难和经历,让他思考了很多。

“50多岁了,我才发现,在呼和浩特,夏天天气凉爽,喝马奶吃羊肉,这才是最舒适的状态,这里是最合适养老的好地方,我以后有机会还是想回来这里生活。北京到呼市2.5h,包头到呼市也是1h,来到这个高手聚集的地方,我还可以跟同行们学到很多东西。

我写了三十多首歌曲,压了二十年。我得找一些歌手,跟他们说心里话,请他们演唱。我在这样的环境,才能找到一些回家的感觉。我可能也会把三十多年学到的东西,教给其他这里的孩子们。”齐·布赫说。

看了齐·布赫在呼市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妻子说,你似乎又回到90年代了。齐·布赫坦然地笑了笑,说:“酸甜苦辣这就是人生,我还是会通过努力,让马头琴事业好起来。人活着,需要精神和信仰。”

大家也许总是看到这个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在舞台上自信甚至霸气的一面,而今天,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他最柔和的一面。如今,他经常背着马头琴,希望用琴声感染大家。他也希望可以用灵感演奏自己的马头琴,安抚自己伤感的心,鼓励自己。马头琴给他带来深厚的情感,带来自信,而他希望让听者永远忘不掉马头琴的琴声。

(来源:广州马头琴部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