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冷兵器研究所通过《那辆复原的战国驷马战车还有哪处需要改进?》《古代战马是公马or母马?别想歪,看秦始皇兵马俑的这个部位就明白了!》《军博能看甲骑具装了!想知道中国历代军事陈列有何亮点和槽点吗?》《先秦老司机才知道的事:驷马战车的哪匹马重要?为何一定要左转弯?》等系列文章,介绍了重新开展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历代军事陈列”中的古代战车、军马的展品。这其中,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那些复原品或文物中,驾辕拉车的挽马和骑乘用的鞍马都有个共同特征——剪鬃束尾。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什么叫剪鬃束尾。
在学术上,马的体毛由被毛、触毛和保护毛组成。马的保护毛包括鬃毛、鬣毛、尾毛和距毛,相当于头发对人类的意义。按现代马学科解释,鬃毛是专有名词。指的是马两耳之间的长毛,也称门鬃或者额毛。而颈上缘的长毛被称之为鬣。但是我们这篇文章依然按通俗的说法称为剪鬃或者叫打马鬃。如果要细说马的长毛,估计能写一本书出来,名字可以叫《论鬃毛的重要性》。奔跑时马尾上扬,也能起到平衡作用,按理说马尾是无须束缚的。
可今天咱要说的正是剪鬃与束尾,这对马意味着什么?给马修剪鬃、束尾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实用、美观乃至级别的需要。实用主要是考虑的是安全性,避免鬃毛、尾毛与绳索、鞍具、武器等纠缠。美观是指军用马匹为了整齐划一,凸显军队形象。在中国古代,贵族乘用马修剪马鬃的形状,甚至可能是马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中国古代有三花马:左图:昭陵六骏之飒露紫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均可看出马鬃、尾进行了修剪捆扎,并编成不同的辫子,马鬃的形状极可能与身份、地位有关。
修剪下来的马鬃、马尾也可以用来制作刷子、搓毛绳和制作筛药的马尾罗,四胡、马头琴的琴弦也是用马尾制作的。现代蒙古族给马剪鬃通常会在清明节后的春天进行。剪鬃也不是把鬃、鬣全剪掉,门鬃自然不剪,鬐甲毛也会留下,为了骑手上马和乘马时抓握方便。蒙古族的打马鬃修饰的马鬃形象和古代绘画、雕塑高度一致。如下图:图左为未剪鬃的骝马、右为剪鬃的银鬃马
如下图:(左)唐关林出土黑釉马、(右)唐白釉三花马均为国家博物馆藏品
那么传说中的五花马呢?网友表示不解?光知道五花肉,没见过五花马呀!从留存下来的图像、雕塑看,确实没见过马鬃剪出五个花的马匹。笔者揣测五花也许是形容马的毛色斑驳而非剪鬃形成的马鬃编辫子的数量。有关马的毛色请参看以前的文章:《战马毛色区分基本法:同样是纯黑马为啥有的叫黑骊有的叫黑骝?》马的束尾分长束尾和短束尾,作用和剪鬃是一致的。如下图:秦挽马(左)和秦乘马(右)的束尾不一样的,挽马的尾束扎的较短,乘马的尾束留的较长。
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不剪鬃、束尾的话,马鬃尾和绳索搅在一起会是一个多么混乱的局面,秦铜车马的束尾甚至还通过绳索与脖项的颈圈相连,防止马在奔跑过程中马尾上扬。
著名的春秋时期的鞍之战中:“将及华泉,骖于木而止”会不会就是因为两侧的骖马的鬃尾被树木钩住,而不能前行了呢?基本上,从先秦到宋一直都有剪鬃束尾马形象出现,元代以后剪鬃的情况依然有,束尾慢慢不这么做了。如下图:左图西周玉马、右图汉鎏金马
如下图:汉骑士俑、晋《洛神赋图》局部
如下图:魏晋陶马、南北朝马俑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唐李邕墓壁画中的马球马,从壁画上也能看到剪鬃束尾的形象。
为啥打马球的马也要修剪鬃尾呢?马球马的剪鬃和束尾也来自于军马,请看下图打马球的时候,马球手右手挥舞着球杆。
这种马球杆长度在48英寸(.92厘米)到54(.16厘米)英寸之间,如果马的鬃毛长度是20-30厘米甚至更长,球杆抡起来的话,会卷到马的鬃毛,进而影响到人、马的安全。顺便说一句:马球可是我们中国的发明,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在东汉后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来描写当时人打马球的情形。总之,乘马和挽马修剪鬃毛、捆扎尾巴的,不单为了好看,更多的是基于工作和安全的需要。有关剪鬃束尾的话题就先说到这里,欢迎读者留言共同探讨。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超重装轻骑兵,任何媒体或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