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起国内新秀选拔类综艺,那就不得不说到《明日之子》了。
前面拍摄了3季,走出了毛不易、周震南、蔡维泽、张钰琪等人。
今年推出的《明日之子乐团季》已经是这棵“常青树”的第四次开花了,适逢“国内综艺的四季必糊”这一魔咒。
《明日之子乐团季》却能够斩获8.7的高评分!
甚至一头还被大家按“头”安利这档最强国综!
这档节目,真的这么香吗?
u1s1,真香!
《明日之子乐团季》
听名字也知道是“乐团”主题的选秀综艺。(以下简称《明日4》)
要说乐团类节目也不少,可为什么《明日4》偏偏能拔得头筹?
因为它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什么是乐团?
节目已经播出了第四期,明日高校的学员们也用切身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01
不被定义,才是乐团。
乐团组成的要素,掰手指也能数出来嘛,贝斯,鼓手,主唱啥的呗……
不,没那么简单~
让我们来看看参加《明日4》的学员们。
唢呐王子闫永强。
用着《乡村爱情》同款接地气的名字,吹着十分有画面感和侵略性的乐器,却是一个会给队员送印有合照t恤的暖心boy。
微笑鼓手鞠翼铭。
一改大家往日对鼓手酷拽的印象,打起鼓来笑容甜甜,站起身却又是一米九的高大帅男孩,甜酷可能就是这样吧!
“不务正业”吉他手王江元。
你以为他只是弹吉他弹得好?不,这在他手里还可以是“弦乐器”,甚至是打击乐器!诶,没想到吧!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民族乐器的登场。俗话说的好,够民族才够多元嘛!
马头琴、冬不拉、呼麦……
除了乐器不被定义,当然还有学员们本身。
长相乖巧的男孩张嘉元,开口就是一股东北大茬子味。
性感到让朴树老师都沦陷,杨英格的优雅从容也有些成熟的味道。
台上拽男,台下哭包,杨润泽的反转魅力我get到了!
有呆呆憨憨的男孩,也有酷拽可爱的男孩,会闹会笑的男孩们鲜活的朝气甚至仿佛突破屏幕,通过他们的每一次吟唱、演奏,直指人心。
从他们身上没有看到人设的痕迹,更多的感受到了真实。
现在有了太多仿佛流水线上炮制出来的艺人,有着类似的风格,类似的形象,类似的人设,甚至,还得说那些类似的话。
而在《明日4》的学员们身上,不被定义的野生感才是最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
没有所谓常规,也不必循规蹈矩,野蛮生长的男孩有无数种可能,他们的音乐,他们组成的乐团,自然也不被定义。
民族乐器不能融入流行乐团?闫永强告诉你:当然不是。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不能在乐团内共存?王江元和苏文浩的组合不了解一下?
他们就是他们,从来不活在规定好的框架里;他们也只是他们,从来不被定义是第二个某某人。
02
伙伴齐心,才是乐团。
这个年纪的男孩相处,简直就是把两个炸药捆在一起,只要一个燃了,大家就一起炸了!
鞠翼铭和赵柯就是这样的存在,直到第四期闫永强的加入,仿佛一个真空罩,把这两颗炸药一次性解决了。
闫永强因为自己所学乐器的特殊性,一直很担心自己的加入会拖团队的后腿。
可剩下的两个伙伴非但不这么觉得,反而感激“强哥”的加入调和了一个团体的关系。
郎朗老师说:三个人就能看出形来了,大概能知道最后成团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足以见得,第三人的加入实际上对乐团本身起着关键性作用。
三人乐团的初成,给乐团的组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格组选择了本身表现平平的泰乐入组,因为没有太多演出经验,泰乐在技巧上也有一些欠缺。
作为组内的Fman,杨英格承担起了帮助泰乐找感觉的角色。
手把手的教,用自己动作的起伏来帮助泰乐更好的融合进团队当中。
梁龙老师对三人组成的太空餐厅乐团也是非常赞赏,认为他们是整个节目中自己最爱的一支乐团,是一个“拆散了会让男人伤心”的乐团。(欢迎进入梁老师的夸夸群)
朴树老师更是称赞杨英格是所有队伍里最称职的Fman。
有想法有风格的同时,杨英格在组建乐团的过程中帮助成员成长,用自己的光芒增添成员的光芒,把风格不同、性格不同的成员融合成完美的一体。
他闪耀的个人气质影响的团队,却没有吞噬掉他人的个性。
Fman不是普通的团队领导,更不是什么所谓的C位,在乐团中,需要熟知每个进入乐团的人需要什么。
水果星球组的Fman小智在挑选第三人的时候,并不是先斟酌自己的乐团是需要一个鼓手,还是欠缺一个贝斯。
小智觉得杨润泽应该要释放自己的个性,需要玩得快乐,所以他把小智选了进来。
更是在选曲的时候就照顾了杨润泽的偏好,选了一首来自火星哥的Funk音乐《UptownFunk》。
在公演前两天,被告知没法得到版权方授权。
小智他们脸上没有沮丧的神情,反而是一边排练备选曲目,另一边通过视频的方式争取授权。
不遗余力的坚持到最后,成功获得了授权。
Fman决定了整个乐团的调性,同时也起到了协调乐团关系的作用,不是单纯的领导,更多的是要照顾到每个人的个性和需求。
说到底,能够互相理解的,才叫真正的伙伴。
在这些年轻热血的学员心里,默契又好玩的伙伴在一起,做大家都最开心的事,这就是在组乐团。
一个乐团的组成,首先是需要志同道合的伙伴,其次也需要互相之间的包容,学员们不仅是在《明日4》组成乐团,更是在寻找伙伴。
一见如故,第一次演奏就能契合得严丝合缝的天才成员和乐团有吗?
有,但是很少。
当旺盛的荷尔蒙和青春独有的自我意识碰撞到一起,学员们有的因为互相不服而走到一起,有的因为互相吸引走到一起。
他们可能需要打碎一部分的个性才能达到融合,为了伙伴,为了乐团,他们可以。
并不是每个乐团生来就是这么合拍,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经历,一起成长,朝着共同的梦想并肩努力。
磨合,第一个字看起来很疼,第二个字看起来很美。
可哪怕前期再疼,也只有磨合,乐团才能继续走下去。
03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什么是乐团?
张亚东在评价新生代乐团时提到:他们也许是不需要急着定义风格的,正因为无法定义风格也许才能走出一条新的路。
人不是工厂流水线上产出的商品。
单纯的符合一个标签的人,是不存在的。
而单纯的符合一个特征的乐团,也是不长久的。
学员们野蛮生长的样子让大家向往,同时这也是他们能够做出好乐团,能够做出好音乐的理由。
凭借自己的真挚和热爱,甩开所有贴在身上的标签,和伙伴一起在音乐里疯玩,这才是他们吸引人的地方。
工厂复制艺术品可以用来“嗨”和“炸”,但是真挚和多元却复制不来。
明日学员们不被定义,都要玩,都想玩,都敢玩,这样才能真正打破“次元壁”,让民族融入西洋,让情感裹挟技巧!
最后,他们还有近乎偏执的坚持。
对音乐的渴望和追求非常纯粹,每个学员进行表演的时候眼神里炙热的光,很能打动人。
《明日之子乐团季》之所以能够收获大家的好评,最重要的,还是它还原了乐团成长的过程。
从组队开始,到有分歧,甚至有争执。
但这些都是真实的乐团成长故事,也是最能打动大家的地方。
他们打鼓时挥洒的汗水,弹琴时紧闭的双眼,还有唱到动情处眼角的泪水,都是他们投入的象征。
一群新鲜又蓬松的少年,仗着偏执的浪漫徜徉在音乐里。
他们坚持多元,不被定义,真挚狂热。
用热血滚烫青春,让浪漫浸润音乐。
他们拥有世界的美好,拥有多元的审美,也就拥有了未来,拥有无数可能。
坚持多元,坚持真挚,就是好音乐,就很摇滚。
更别说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这是真的比啥都浪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