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从活佛到马头琴大师马头琴就是我,我就是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2/6/8

有人曾经说过,对于草原的描述,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只要有马头琴奏响的地方就有蒙古民族的存在。

他创作了马头琴史上第一首齐奏曲目《鄂尔多斯高原》,出版了第一部蒙汉双语版《马头琴演奏法》,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马头琴乐团……他带着钟爱的马头琴走向维也纳金色大厅,让悠扬的琴声穿越民族和地域的界限,传遍世界的角落。

他,就是享誉世界的马头琴演奏大师齐·宝力高。

齐·宝力高

齐·宝力高——世界马头琴大师,出生于年2月2日,蒙古族,出生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成吉思汗大儿子朱赤的后代,原莫力庙第五世活佛,国家一级演奏家。

“灵魂乐器”的不朽传奇

遇见马头琴

但凡听过马头琴的人,很难不被它独特的音色所吸引。无论你来自何方,只要听见马头琴演奏的蒙古长调,眼前便是那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湛蓝的天空、漂浮的云朵、还有骏马和牧群。听到动情处,又难免思念故土,追怀往昔。

马头琴的音色悠远,时而厚重,时而轻盈,但最初的琴声,并不是我们现在听到的样子。旧式马头琴在结构方面存在缺陷,音质不清,音量弱小,难以演奏高难度的乐曲,多年来一直处在陪衬地位,无法以主角的身份登上殿堂,甚至曾一度濒临消亡。

从一个人发展到六万人拉马头琴

马头琴发展到今天,在全世界已经有近六万人在演奏了,包括我们的台湾、澳门,还有美国、法国、日本、欧洲都有拉马头琴的。现在,世界舞台给予马头琴肯定,说它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改革非常成功的,可以说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现如今,马头琴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大家都把它当成了“宝贝蛋”。我搞了六十多年马头琴,终于从一个人拉琴,到后来的四十九个人、再到四百九十个人、再变成四万九千人,现在已经快到六万九千人了。我总说,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基本工作做好,就可以说是爱国,把工作做得非常好,那么可以说是优秀的党员。齐·宝力高今天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家,那真的是要感谢国家,让我从一个人拉琴变成这么多孩子跟着我拉琴,再到与我一起把马头琴推向了世界舞台。

在齐·宝力高看来,马头琴是全世界唯一“带脑袋”的乐器:“有了脑袋就有了五脏,就有了灵魂,它是神的乐器,能和天地对话,世界上像马头琴一样美的乐器是没有的。”对于这位73岁的老人而言,从6岁拿起的这把琴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我这个老头就是为马头琴而生,为之而死的人。”

马头琴就是我,我就是马头琴

说起我和马头琴的关系,可以说“马头琴就是我,我就是马头琴”,我们早就分不开了。如果我这一生没有马头琴,我可能活不了多长时间,而正是因为有它,才有了我的今天,才让我活到了现在。

到现在,我每天都要坚持练琴,因为这个琴是木头的,它不会说话,你要是不练它,你跟它说什么它也不懂,它想向你表达的你也不知道。所以拉琴,是我每天的必修课,也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说起来容易,但是如果想把马头琴形成为一种文化,那也真的是需要六十年之久。

齐·宝力高与他的学生们——

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专场音乐会

演出时间:年9月23日20:00

演出地点:包头大剧院·大剧场

演出票价:////

套票优惠:*2=600*2=

票务--

会员专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