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最长的省份,非内蒙古莫属了,它与新疆、西藏的幅员辽阔不同,而是东西跨度大。
内蒙古自治区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起东经°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多公里。大于三比一的长宽比和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最终形成了辽阔而又狭长的鲜明特点。
那么内蒙古之长的价值何在呢?
内蒙古横亘首都西北方,是唯一一个与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接壤的省级区域。这可并非单单得益于辽阔,更大程度是由内蒙古的狭长且跨度大的特点赋予的优势。
同时接壤西北华北东北,在中国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新疆和黑龙江之间几乎遥不可及。以偏南省份来看,新疆黑龙江间隔省份达十三省份,但是以北来看就只隔内蒙古一“省”。
内蒙古东西连通西北东北两大区域,是两大区域之间的最快通道。
西北的矿产可以借内蒙的省内交通运抵东北重工业基地,作为原料。西北则需要引进东北的林木,缓解林地破坏土地沙化。
作为东道主的内蒙古,向西可拓展西北优质牧场,向东可拓展东北消费力市场,为草原特色的农产品企业注入无限活力。这样的经济活性,完全得益于内蒙古的狭长。
狭长的内蒙古横亘在中国北方,是一条连接东北和西北的大动脉,更是拱卫华北的军事要地。
平原往往是战略防卫的致命地形,所以不论过去的北京军区还是现在的北方战区,都豪不犹豫地选择了内蒙古的“加盟”。作为卫戍军区战区,内蒙古的主要作用就是担任第一道防线,为后续防御争取时间。
如今的内蒙古与中国八省相邻,在北部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拉开长达千米的国境线。
五条山脉大致勾勒出一弯新月,这便是内蒙古的基本轮廓。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的平均海拔不过米左右,海拔超过米的山丘寥寥可数,最高峰黄岗梁海拔米,哪怕立于山巅,也难有俯仰之势。
大兴安岭以森林闻名,时至今日,在大兴安岭北部西坡,额尔古纳河下游,仍保留着乌玛、奇乾、永安山三个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区,总面积近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5%,这是我国最大面积的连片原始林区。
在大兴安岭的上百种树木中,最深情的当属兴安落叶松和白桦。
当中国南方进入盛夏,大兴安岭中的树木才泛出绿意。兴安落叶松会抽出翡翠色的松针,也会开出精致的红色花朵。
当南方的暑热还未褪去,落叶松林已然换上了金灿灿的新装,为大兴安岭的金秋涂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桦则更讨人喜欢,人们把它写在诗里,唱在歌里,它所代表的往往是一种孤独的温情。
这是一种长不粗的乔木,它的树干难以担当栋梁,但它的树皮却可以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生活在大兴安岭里的鄂温克和鄂伦春人能用桦树皮做出各种各样精巧实用的物件,比如小船、木桶、帽子、背篓……
燕山
一条“北京以北、承德以南、近东西走向”的山脉,可以将燕山想象为横卧京北的巨龙:
龙尾甩在山海关,张开的龙嘴正好包住延庆—怀来盆地的南北两翼——上颌向西延伸至北京与河北交界处的白河堡水库,下颌向西南方向延伸至关沟,与西山分野。
站在关沟的南口(也即所谓“北京湾”的拐点),伸出双臂作环抱北京之状,沿左臂向前延伸的山脉(风水学中所谓“左青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燕山(“右白虎”则是太行山脉)。
沿山脊线蜿蜒的内外两列明长城,成为燕山走向的最佳标志物。
尽管相比许多著名的山脉,燕山的长度、宽度、高度都不算特别,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东西延伸的特点,却决定了它自古以来就被赋予突出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切穿山脉的众多峡谷,特别是潮河、白河及滦河谷地,是沟通南北的必经要道;几千年来,围绕这里的山川、沟谷、关隘所发生了无数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故事。
中国的季风气候,决定了降水量大致自东南而西北的递减趋势;当年降水量减少到毫米,适宜开展农耕的气候条件临界点到来,自此向北,便只能从事牧业。
在年前的全新世大暖期,燕山曾经是一个温暖潮湿的所在,史前农业文明一度在这里十分兴旺;但随着年前暖期的结束,气候转冷,冬季风势力增强,毫米等降水量线南退至燕山境内,这里便成为中国北方一条著名的带状区域——农牧交错带的组成部分。
阴山
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段进入河北省西北部。整座山脉连绵多千米,这样的宽度使之天然具有成为地理分割线的潜质。
从水系来看,这里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线;从气候上看,也是季风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南与山北之间由于区别极大的生存环境,诞生出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也是必然的。
贺兰山
贺兰山,位于宁夏平原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间,四周被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卫宁北山、银川平原所环绕,绵延余公里,山势总体近南北走向。山体东西宽15-60公里,山地面积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0米以上。
银川平原上,如果在行驶的车辆中观看贺兰山,这座山脉就活了起来,它像与人赛跑的一群骏马奔驰在天际。看着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想起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卷四·灵州·保静县》中对贺兰山定名的说法:“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駮马,北人呼駮为贺兰。”
祁连山
祁连山是跨越甘肃西部、青海东北部边境的山脉,千山万岭相连的巍峨“山海”,跨越中国青海东北与甘肃西部。
祁连山脉东西长达公里,南北宽至公里。平均海拔0~米,它是高山与极高山的世界,也是冰天雪地的王国,冰川规模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成为众河之源。
呼伦贝尔大草原
内蒙古东部北端、大兴安岭以西,马头琴吟唱出一望无垠的翠绿与平坦。
这里是整个蒙古高原水草最为丰美的黄金地段,大兴安岭密布的水系滋养出世界上最优质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湖与贝尔湖如一对儿姊妹,手牵着手,共同守护着草原上的生机。
“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自北向南蜿蜒流淌,在平坦无垠大草原上勾画出最灵动音符。
乌拉盖草原
年春节,电影《狼图腾》上映,其取景地是锡林郭勒深处的乌拉盖草原。
中国第二大内陆河——乌拉盖河从草原中穿过,草原由此得名。
远处的山丘叫高尧乌拉山,是“灰腾战争”的古战场所在。成吉思汗在此彻底歼灭了宿敌塔塔尔部,一代天骄统一草原的霸业,从此起步。
这里的草地植被覆盖度超过80%,平均高度达到30厘米,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素有“天边草原”的美名。
锡林郭勒大草原
广阔可能叫人不安,但一碗马奶酒就能让人敞开心扉,投身无拘无束的世界,位于内蒙古腹地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就是如此任性。
地球上有三大草原区:北美草原、南美草原和欧亚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正是欧亚草原在中国最大的那一块,它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类型最齐全、地表植物最丰富的区域。
这里是游牧文明的发祥地,是成吉思汗的大本营,亦是蒙古族风俗文化传承最完整的地区。
公元0年,忽必烈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上建立了元上都,四年后又南下建立了元大都(今天的北京),两个首都轮流使用。
元朝以上都、大都为中心,构筑了连通漠北至西伯利亚、西经中亚达欧洲、东抵东北、南通中原的发达交通网络。
乌兰布统草原
在北京的正北,锡林郭勒、赤峰和承德的交汇地带,是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势成阶梯状陡然升高,因而有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坝上”,乌兰布统草原便位于这高高的坝子上。
这里水源富足,高低起伏的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发,早晨便经常会有一层薄雾沉降在地面。
地处丘陵的乌兰布统草原失去了一份辽阔,却也因此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缥缈。
在缓丘的凹陷处会有树木生长出来,草甸和树林相互嵌套,形成了中国大地上最经典的森林草原。
到金秋时节,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变幻无常的光影又会让这里成为摄影家的天堂。
公元年,康熙皇帝首次北巡塞外,他登高望远,盛赞这里“万里山河通远檄,九边形胜抱神京”。
年,念念不忘的康熙第二次北巡,在此划定了10多平方公里的围猎场,这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
科尔沁大草原
大兴安岭以东、嫩江以西、燕山以北的广袤平原是历史上神奇的科尔沁大草原的所在。
这里曾经林草丰盛、地肥水美,宜林宜猎、宜农宜牧。早在六千年前左右,辽河两岸就已经孕育出了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红山文化”最早在这片大地上燃起中华文明的星星之火。
许多游牧、渔猎民族,诸如鲜卑、契丹、女真等,都是在这里迅速成长壮大,然后完善建制,厉兵秣马,越过燕山,入主中原。
然而,近百年来的过度放牧垦荒,生态环境呈恶性循环状退化,这里的面貌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
这里依旧有保存良好的草原:
也有几乎完全沙化的荒漠:
这里有机械化作业开垦出来的万亩良田:
也有河流湖泊退却后留下的成片盐碱地:
如今,人们正在努力挽救科尔沁脆弱的生态,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不过,有报道说,近年来科尔沁沙地每年的绿化面积大于荒漠化面积,如此,人们或许有扭转乾坤的一天。
沿燕山往西南,至阴山一带,还有别样风情的乌兰察布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
而森林、草原,只是内蒙古诸多地貌景观的一面,这里还有湿地、有火山、有黄沙漫漫的大漠戈壁……
这样的内蒙古,有什么理由不值得去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