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幸福四小临河四小优秀家长教育随笔选登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2/6/20
福建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shangyehulian.com/zixun/2021/1120/6175.html

教育就是让每个人有省察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新教育实验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写作,把师生共写随笔作为新教育实验的重要行动。

几百年前,阿基米德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也要找一个支点。

朱永新教授就把“师生共写随笔”作为促进人发展的“支点”之一。我校开展“师生共写随笔”活动,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

诗书年华静待花开

一个“90”妈和“10”娃

的成长故事

二(7)班胡承翼妈妈

(刘新宇)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么简单而美好。我们都曾经是个孩子,对万象的世界充满幻想。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童年的不重样。新教育中提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在我的理解中,新教育更是“心”教育,家是孩子的第一个“世界”,守护孩子的熠熠童心,装得下他的奇思异想。都说一起看过风景,才能抵达内心。春天,感受万物萌芽;夏天,聆听谷物生长,以琴棋书画浸入,与孩子共读共写共生活,感受来自我们的“诗酒趁年华。”

01

琴:清幽平淡,浸润五彩童心

中国古代推崇正音雅乐,以“清幽平淡”为上,不以繁声热闹为趣。琴瑟、箫笛、胡琴,都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韵绵长。小胡同学今年8岁,学习马头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往前追溯与马头琴的初遇甚至更早。当时只有2岁多的他趴在门上看着里面的哥哥姐姐拉马头琴,久久不愿离去。自此我和他便经常去琴房,这一听就是三年。五岁多的时候开始了他真正的琴童生涯。日复一日的练习,他和其他人一样,从开始的喜欢到厌烦甚至想放弃,但捱过枯燥之后就是柳暗花明。慢慢的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感,我笑称他上台有瘾,他说我这叫音乐传播。有次我读到一篇文章《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和他一起讨论,当英雄横空出世,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那你是想成为横空出世的英雄,还是路边鼓掌的那个人?他想了想说:“英雄很少,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但我不一定非要坐在路边给英雄鼓掌,我也可以给他拉段马头琴庆祝。”不标新立异,但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学习音乐的意义是什么?把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想法表达出来,真正的让音乐融入生活,记录美好。这一点,他远比我做的更好!

02

棋:胜负不喜,涵养成长旷境

围棋古称“弈”,意即“你投一子,我投一子”。而名称“围棋”的含义是“一种以包围和反包围战术决出胜负的棋戏”。下棋交友,益智增慧。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弈棋的乐趣也是我让孩子学习围棋的初衷。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见仁见智。

记得小胡同学在一次围棋比赛中,开局两轮连输四盘,本以为就要至此结束,不曾想后面的比赛他竟逆风翻盘,在后面的连胜五轮。我默默感叹这种心理素质是我都不曾有的。我看到全场的选手都坐着,只有他一个人站着下棋。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要站着下棋?他说站着下棋可以让注意力更集中,同时他认为站着更有居高临下的气势,这个回答让我有点哭笑不得。我也喜欢下棋,小胡同学擅长围棋、象棋、我则擅长下跳棋和五子棋。因此每次下棋,我总是狡黠的要求下跳棋或五子棋去赢他,输的多了孩子难免抱怨,总想揭我的短板。而我总是理直气壮的说那不是我的擅长,下棋最注重棋品,你赢了我这种对手也是胜之不武。通过下棋,改变了他赢得起输不起的胜负欲。同时也让他明白了“博弈之道,贵乎严谨。”棋逢对手,狭路相逢不一定勇者胜,乃智者先行。

03

书:从阅读出发

抵达生活与远方

古人“琴棋书画”中的书通常指书法,而我与孩子的“书”更多的是书写和书籍。前几天,四川省图书馆官博发了一条微博:“事实证明,书店是最安全的地方。新冠都三年了,你见过哪个流调里面有人去过书店的”。有理有据,让人不禁莞尔。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图书馆和书店的防疫工作确实一直做得不错,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去图书馆、书店的人确实太少了。

我所在的单位是博物馆,有幸与我们紧紧挨着的就是图书馆。院长有次在大会上曾说:“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见你们拿着书穿梭于博物馆和图书馆之间。”我也经常会领小胡同学到图书馆,有时看书有时他自己自习室学习,在自习室他还收到了人生第一张小纸条。从图书馆回到博物馆,他就像回到家一样自在,各个展厅随意游走,有时候还会给游客介绍展厅的文物。我惊讶于他是什么时候学会的,他说我看你的书知道的啊。博物馆里经常需要做一些文物科普小课堂,他自告奋勇积极参与,自己找资料自己写,然后再讲给别人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禁又要感叹读书对于写作的益处,即使未到万卷,这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家中,书除了放在书架上,也会放在我和孩子都随手可触之处。胡爸总说我看书的速度跟不上我买书的速度,但他不知道的是买书一时爽,一直买书一直爽啊,书就是要放下慢慢看,慢慢品读。相传陶渊明归于田园时,乡间有位年轻人向他请教读书之法。陶渊明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带着他走到田间,指着一颗禾苗问年轻人,“禾苗可否在长高?”年轻人久久凝望,察觉不出麦苗的变化。陶渊明笑道,“禾苗其实时时刻刻都在生在,只是我们察觉不了这细微。”我也告诉小胡同学,读书无他法,只有持之以恒,日日用功。我们边记录边读书,把感同身受留在心中记在纸上。

晴耕雨读,耕作与读书,总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落在实处。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也一定会有一些瞬间,证明我做到了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04

画:肆意时光,插上想象翅膀

“画”通常指中国画,一般用毛笔以水溶性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以描绘山水、器物、花鸟、人物为主,色调单纯明快、画风写意抽象。我和小胡同学的画,似乎叫涂鸦更合适。我们俩经常一起画画,我画线稿他涂颜色。孩子的审美总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色彩鲜艳,肆意发挥。绘画是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在画画时,要将感知到的具体形象,通过眼睛认真观察,经过分析、比较找出主要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出来,做到视有所感、脑有所思、手有所致。画画不仅促进了孩子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时候靠画画去表达心声,长大后可以用语言文字去表达。

我始终坚信,养孩子并非是漫无目的顺其自然。当下的这个时代,所谓的“顺其自然”应该是指顺应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顺水推舟的指引,给孩子高质量的生命,而不仅仅是仍由其毫无方向地生长。我是一个年出生的妈妈,小胡同学是年出生的娃。两匹倔强的马驹相遇,需要的不是说教和约束,而是榜样的力量。

教育是一场与过去的自己的再次相逢。遇见子女,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我们气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忍耐的,是当年的自己;我们妥协的,是当年的自己。而最终,我们成长的,是现在的自己。我和他在共写共读中相互滋养、彼此点亮、互为师长,共同勾勒出一个美丽幸福的童年。

校训:求真敬业文明勤奋校风:团结进取严谨优美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向上教风:忠爱严勤

供稿:刘新宇

编辑:娜日莎

初审:秦英姿复审:吕秀俊签发:王晓云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