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鄂托克旗乃日歌声美草原文化香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3/4/5
                            

在鄂托克草原上,“乃日”广为传扬。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鄂尔多斯“乃日”文化,是将民歌、器乐曲、民间舞蹈等融为一体的蒙古族民间表演艺术,在汉语中意为娱乐、聚会。在被誉为“乃日文化之乡”的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乃日”更是成为了永不散场的群众文化舞台,让牧民在生活富足的同时内心更加充实。

摄影:郝常明

在那音太家,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牧民欢聚一堂,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进行“乃日”聚会。蒙古族多才多艺,那音太从小便深受感染,22岁那年,他组建了全市第一支牧民乐队,四人成队,皆是嘎查爱好吹拉弹唱者,那时没有像样的演出设备,把成员们凑齐也是件难事。上世纪90年代末,乐队被自治区音乐协会命名为“草原蓝色乐队”,为“乃日”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更多活力。如今,那音太有了专门的排练室,表演设备配套齐全,他还多次自费聘请老师为牧民培训,乐队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了如今的60多人,每年大大小小演出上百次,为地域辽阔的牧区送上“文化大餐”,他的乐队还作为“乃日”文化的代表远赴蒙古国进行表演,让牧民乐队的歌声飘出草原,飘向世界。

摄影:郝常明

在鄂托克旗,像那音太这样的“乃日铁杆会员”并不在少数。据了解,全旗现有家庭“乃日”文化户家,“乃日”乐队支,牧民演员数量多名,年演出达余场次。

近年来,鄂托克旗把“乃日”文化户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动全旗“乃日”爱好者,引导鼓励其自发组织开展文化传承、文体娱乐等活动,有效解决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半径不足的问题。

目前,全旗所有嘎查村、社区全部建成平米标准文化活动室,并都配备马头琴、三弦等民间乐器和扩音设备。随着旗、苏木镇、嘎查村、文化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的建立完善,实现了有牧民的地方就有“乃日”,草原处处是歌声。

摄影:郝常明

同时,鄂托克旗制定出台全旗文化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和文艺演出设备支持力度,各个“乃日”乐队与乌兰牧骑一道,都成为了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牧民不出嘎查就能享受到“对味儿”的文化盛宴。

悬挂着鄂尔多斯“乃日”传习所牌匾的蒙古包毡房内,一位老人正在指导数十名学员演奏民族器乐曲。老人名叫芒来巴特尔,今年64岁,是鄂托克旗民间艺人,也是自治区级非遗——鄂尔多斯“乃日”的代表性传承人。

摄影:郝常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对传统文化技艺产生了兴趣。为此,年起,旗里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开设了传习所,邀请非遗传承人免费教授群众技艺。“我将电子琴等现代乐器与原生态的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全新的效果。”芒来巴特尔说。

34岁的牧民宝音娜,已经跟芒来巴特尔学习了4年乐器演奏,虽然她家距离传习所50多公里,她总会按时前来。她说:“我在这里学会了三弦、打琴等乐器,现在也是我们嘎查民间文艺队的一员了。”60岁的阿拉腾布拉格也是传习所学员,“90%以上的学员都是农牧民,大家会定期集中训练,希望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如今,芒来巴特尔的学员达到了多人。

“我们以下派文化指导员的方式,建立家庭文化户专业技能轮训制度,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授课,面向农村牧区定期举办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器乐等培训,年均辅导人数达多人次。”鄂托克旗文化馆馆长都达古拉介绍。

近年来,鄂托克旗坚持面向基层,挖掘特色,整合资源,积极构建常态化文化服务机制,致力将“乃日”打造成为全年无休、永不散场的群众文化舞台。建立健全表彰奖励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倾斜,进一步鼓励“乃日”爱好者成立民间文艺队伍,开展经常性的文艺演出活动。有效落实文艺辅导员选派制度,加强对“乃日”演员日常排练与节目编排的指导帮助,并结合农牧民生产生活实际,科学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实现了“乃日”的常办常演、常演常新。

摄影:郝常明

据悉,鄂托克旗已建立了“乃日”艺术家、优秀“乃日”艺术工作者的申报、审核和命名、表彰、奖励机制,使得“乃日”文化艺人得到保护和支持。同时,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农牧民文艺汇演等形式不断向外界展示“乃日”文化,让鄂托克“乃日”这部“老曲新歌”在新时代里分外嘹亮。

NEWS

编辑

刘姣

制作

张咪

原标题:《鄂托克旗:“乃日”歌声美草原文化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