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ErdemBaatar《AuthenticMongolia》
跟一位马头琴演奏家请教的时候,他告诉我,很多人拉马头琴容易有怪味。这个并没有贬低非专业马头琴演奏者的意思,因为我也有切切实实的体会,很多练琴不到家的朋友,都比较容易有这种“怪味”——也就是,所谓的,拉琴没感觉,以为演奏的味道如此,实际上却差之千里。
虽然我不敢说自己是专业演奏者,但那位大师说一句——你拉琴没有怪味,这是正确的方向,这个给了我不少鼓励,以及思考的空间。(在此有点庆幸,我是零基础学习了马头琴)
简而言之,这种怪味原因有两个:基本功不扎实、没有理解马头琴。演奏肯定不是单纯的音符排列组合,它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表达。我记得刚开始学琴不久,去香港跟一个乐团合作,一个乐手这样讨论我:虽然他有时候会跟不上我们这些风格的曲子的拍子,但是他味道挺对。(嗯,是的,他用粤语很大声跟他的拍档说,以为我听不懂)
我一直会把演奏的感觉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当然拍子也重要),于是寻思了一系列的方式,也整理下一些想法——作为一个南方的汉族马头琴爱好者,我用什么方式去找感觉、找味道。它的确是一门重要的功课,我依旧还在寻找中。
#1#
几乎寸步不离听音乐
虽然在南方游牧音乐资源有限,但我听的蒙古音乐、图瓦音乐等等不一定比北方朋友少,费尽心思找了一些音频和CD,之后反过来会有一些蒙古族朋友找我要这些音乐。首先是因为真的很喜欢,其次是我当时觉得学马头琴前需要恶补——这一趟恶补,就是十年。我在接触马头琴前,听了十年的蒙古音乐,不仅是腾格尔老师和德德玛老师这些可以在爸爸的CD里找到的音乐,还有那些很小众的没有翻译为汉语名字的音乐。事实证明,这给了我学琴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寻找感觉。
#2#
截取马头琴片段
这也算我的一个小招数吧。我发现很多音乐,无论是纯马头琴曲或者马头琴仅仅作为伴奏,有一些马头琴片段特别有感觉,我会把它截取出来,这些文件放在一起,不断反复欣赏和研究。这个在我《截取一段马头琴间奏吧》里有非常详细的记录。
#3#
右手弓子练得稳左手放松
是味道的前提
研究过很多拉得有味道以及拉得很没味道的人的区别,我发现首先弓子能拉得又长又稳的,离好味道不会很远。其实弓子说得太多次了,比如在《为什么我的马头琴声音不好听?》里。
左手呢,很多人放松不了,就像一团被捏皱的纸,倚靠在琴弦上,根本就舒展不开,左手是扁的,声音就不自在,也不需要谈什么感觉了。有些学二胡的朋友如果没有很快地改变手型,拉马头琴时有很不好的习惯,就会滋生怪味。
好味道是扎实的左右手之间,绝妙的配合。简而言之,解决右手的长弓以及左手的手部放松问题。
#4#
感觉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
无论是走进牧区深处还是学会听蒙语的交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铺垫(原生文化氛围感受)。重要的是要回归自我,理解自己的状态,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不要刻意去模仿“蒙古味道”,因为对草原的理解也是由心而生。最好的状态是,想演奏蒙古味道游刃有余,想演奏流行音乐也随心所欲。
有感觉不是说仅仅演奏出纯粹的蒙古音乐,而是意味着马头琴可以成为自己表达的一个介质。在此,我推荐大家听听朝克吉勒图老师的专辑《蒙古心弦》以及《马头琴魂传说II》。
总而言之,练好基础,然后从日常生活里寻找一些答案,在与人交往沟通之中,在阅读的一本书之中……“感觉”这个事情,不是因为把马头琴喜欢得走火入魔就会有,而是需要用心去思考。
-END-
本文作者新浪微博:
阿桐宝力代年轻的广东人、文创工作者、策划人
非音乐专业、学过10年美术的理科生
广州马头琴部落平台创始人/主理人
据说,喜欢马头琴以及不喜欢马头琴的
都有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