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首届马头琴艺术节闭幕式暨蒙古马主题音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2/12/11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2.html

年9月8日20:00,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草原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与研究基地”承办的首届马头琴艺术节闭幕式暨“蒙古马”主题音乐会在内蒙古艺术学院演艺厅隆重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领导及社会各界余人参加了闭幕式音乐会。

闭幕式音乐会由序篇“神骏出征”、第一乐章“走马风姿”、第二乐章“心手相连”、第三乐章“一往无前”以及尾声“尾声:骏马追风”组成。

史诗说唱艺人金钢以一首英雄史诗片段《英雄坐骑萨力汗查干战马英勇奋战》揭开序幕。第一乐章由内蒙古艺术学院世界著名蒙古族乐队安达组合分别与青年马头琴演奏家、民间说唱艺术家、长调艺术家等联袂展现“走马风姿”,表现内蒙古艺术学院安达组合与多种蒙古族传统音乐体裁承载者的合作交融,同时,蒙古族著名摄影家阿音的“蒙古马”主题摄影作品为现场观众带来音画一体视觉享受;第二乐章“心手相连”由内蒙古艺术学院民乐队、内蒙古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团队等,通过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与中外乐器的跨界交融,展现具有民族象征符号的马头琴这一蒙古族创造性转化的弦乐器的灵活性、世界性和包容性;第三乐章蒙古国指挥家拉布哈苏荣携内蒙古艺术学院青年马头琴乐团,国家艺术基金长调培训学员呼和木其尔、图门等,共同演绎著名作曲家乌力吉巴雅尔创作的《快马》、呼伦贝尔长调民歌《肥壮的白马》、博·那日苏携手其乐格日创作的《风羽马》三首不同风格的马头琴曲从不同角度表现蒙古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与绰约风姿,《风羽马》史诗般的雄浑气魄将闭幕式音乐会推向高潮。

音乐会在马头琴艺术大师齐·宝力高先生创作的《马头琴之歌》中落下帷幕,主持人宣布首届马头琴艺术节圆满结束。

据悉,“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于年8月16日至年9月8日举行,共24天。内容由马头琴专场音乐会、马头琴学术论坛、马头琴制作艺术展览会、马头琴音乐新作品征集与展演、中国内蒙古马头琴大赛等五部分组成。专场音乐会包括“跨界相融——马尾胡琴专场音乐会”“源与流——马尾胡琴传统形态展示音乐会”“天马神韵——鄂尔多斯乌审旗马头琴乐团专场音乐会”“博德乐·思”马头琴四重奏专场音乐会、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专场音乐会、“琴弦上的歌咏”--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师生音乐会、低音马头琴专场音乐会、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专场音乐会、八骏马头琴乐团专场音乐会、“风华蒙古乐”——赤峰市蒙古民族乐团专场音乐会,以及首届马头琴艺术节闭幕式暨“蒙古马”主题音乐会等,15场音乐会荟萃马头琴音乐经典,展示马头琴的不同层面,马头琴艺术在互相交流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共汇集了中、蒙、俄至少余名马头琴艺术家,共吸引了万余人前来观看;“全球化视野下马头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学术论坛汇聚了国内外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探讨马头琴发展未来;“马头琴制作艺术精品展览”规模空前,汇集21家团队参加展览,提交了余副作品展示,并评选出制作贡献奖、最佳音质奖等五项奖项共计22名;马头琴音乐新作品征集活动中评选出15部优秀作品和21部最佳入围作品,内蒙古马头琴大赛共评比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共21名。同时,在艺术节期间,对7个协办单位及团队颁发了颁发优秀组织奖,为内蒙古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蒙古国著名指挥家、内蒙古艺术学院青年马头琴乐团驻团指挥家拉布哈苏荣先生颁发特别贡献奖,为青年钢琴家朱毅宏、韩羿荣颁发优秀伴奏奖等。

本次艺术节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决策部署,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优秀民族音乐作品的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充分展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发展成果。

“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始终坚持“发掘民族文化历史符号,传承马头琴艺术优秀传统,发扬蒙古马精神,促进草原丝绸之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助力马博会”这一办节宗旨,集合音乐会、乐器展览、学术论坛、新作品征集与展演等板块,凸显马头琴这一民族艺术的世界性、经典性、学术性、艺术性、创新性和观赏性。艺术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荟萃马头琴音乐经典,力推作曲家原创新作,展示优秀民族文化作品,力求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发现发掘马头琴艺术人才与提升民众艺术素养的平台,通过传承民族艺术马头琴的优秀传统,在时代洪流中扩充其表现形式,丰富其内涵意义,强化这一民族文化符号,使其成为闪亮世界舞台的祖国北疆的一面文化旗帜。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编辑:包小婷

校对:李珍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