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95后汉族马头琴老师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2/1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兴安盟9月16日电(记者张尼)见到董峰月时,他正在琴房认真调试乐器。这位汉族95后小伙告诉记者,自己从十几年前第一次接触马头琴时就爱上了它。如今,作为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的一位马头琴老师,他正在努力将这种传统乐器传承下去。

董峰月演奏马头琴中新网记者张尼摄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为琴的最上端雕有马的头像而得名,其演奏的乐曲深沉、粗犷、激昂,体现了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提起草原,耳畔就会不由自主响起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声。

“我小时候在牧区长大,家里也有羊。一开始没见过马头琴,也没怎么看人演奏过,但刚一接触就喜欢上了这种独特的乐器,它和我的性格很像!”

年出生的董峰月是土生土长的兴安盟人,虽然他是汉族,但因为从小生活在牧区,身边有很多蒙古族的朋友、同学,这让他从小对蒙古族文化有种亲切感。

日常生活中的董峰月(受访者供图)

“我们小时候没有‘谁是汉族、谁是蒙古族’的概念,大家都是在一起玩的,我从小也会骑马。”

回忆起童年经历,董峰月仍然津津乐道。他说,上初一时,他开始接触马头琴,并且一下就喜欢上了这种古老的乐器。从此董峰月走向了专业道路,在读大学时也选择了马头琴专业。

年,从集宁师范学院毕业后,他经过层层选拔,顺利进入到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成为了这里的一名马头琴老师。

作为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族学校之一,摔跤、马头琴等都是这所学校的特色教学内容。如今,在这所拥有一千余名学生的小学里,能演奏马头琴的孩子至少有三四百人。

董峰月在给孩子们上课(受访者供图)

工作一年的董峰月有个深刻的体会。他说,这一代的小朋友相较于自己当年,对传统乐器的喜爱更加热烈。一方面得益于学校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正在变好。

“初学者所使用的马头琴最低售价也要一两千元,是个比较奢侈的乐器,在我们那个年代,不是小孩子想学就都能有条件的。现在学校可以免费给孩子们提供马头琴上课练习,比我小时候好太多了!”董峰月说,自己很羡慕现在的学生。

不过,教零基础的孩子拉马头琴不是件轻松的事。有时候,琴房里的声音甚至可以用“噪音”来形容——三四十个孩子同时上课,每一个人拉的声音都不一样。

但董峰月对于这样“磨人”的过程并不反感,手把手教会一个孩子演奏乐曲,对他来说是一种成就。

日常生活中的董峰月(受访者供图)

当老师的这一年,董峰月也在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式。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他发现,现在孩子们很喜欢网上的一些热门歌曲,于是他开始尝试把这些曲子用马头琴来演艺,这让学生们感到很是新奇,兴趣更加浓厚。

现在,有些孩子甚至会专门找来很多新曲目,让老师尝试演奏。《火红的萨日朗》、《错位时空》……这些乐曲对于董峰月来说都是手到擒来。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证明:汉族老师一样能传承好蒙古族文化。

在董峰月看来,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民族文化的魅力。(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