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扶贫三十年奈曼扶贫叙事奈曼旗新闻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3/5/9

“风把小鸡刮上天,

房揭盖树刮倒井被吞,

对面不见人,

伸手不见指……”

这是科尔沁沙带腹地的春天,年,奈曼小城拆了“封闭已久”的城墙,12岁的黑小开始演唱乌力格尔,说唱词里透着凄凉,也带着贫苦。

黄风变黑风,白天点油灯,三茬大风扫,颗粒又无收。

年,奈林村长喊出一句话:大风让我们无法生活,咱们搬家!从荷叶花10余里路送行的男女,哭哭啼啼,难舍难离。

住土房、走土路,吃的粗茶淡饭、穿的缝缝补补。一直到全旗沙化面积达到70%的年,突然变成了国贫县。

年,农业扶贫开发立项,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开始了“挣扎”,他们自力更生、砥砺奋进,与贫穷作着顽强的斗争。

年,我们再次来到奈曼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已经从贫苦的过去走了出来,这30多年的苦与涩,每幅画面都仿佛是在昨天,但如今的生活让我们感慨,感慨着只剩下对这30多年来的回忆。

关于“绿色”的事

“老哈河水长又长,

岸边的骏马拖着缰,

美丽的姑娘诺恩吉雅,

出嫁到遥远的地方。”

蓝天白云,悠悠孤烟,蒙古人的毡房里,一位老人边说边唱,多变的说唱技巧让《诺恩吉雅》这首民歌以另一种方式回荡在大漠深处。

这老人,就是蒙古族说唱艺术“乌力格尔”的传承人、当地著名民间艺术杰出人才黑小。

久别故乡的诺恩吉雅遏制不住思乡的情感,曾无数次地遥望着东方,呼唤亲人,呼唤故乡。

奈曼人对茫茫的沙海有着特殊的眷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为沙化严重,大部分嘎查村开始小规模迁徒,牧民们载歌载舞,雀跃欢呼。可是到真要搬迁的时候,人们似乎一下从喜悦的梦中惊醒,哭哭泣泣,又舍不得走了。内蒙古的牧人,终究是有丰厚情感和自尊积淀的。

扎鲁特旗,希日莫去看过,的确是个富饶的地方。可是当哈尔再穷,毕竟是自己的家乡,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几世几代,枝难枝,根难断,热土难离呀!

是雄鹰就不会离开天空,是骏马就不会离开草原,是沙漠养育起来的人就决不会抛弃他的沙漠。希日莫渐渐地冷静了,坚定了。他找到苏木达劈头就说:“扎鲁特,我不去了!”

夜色苍茫,繁星点点。空旷的大漠上,一片凄怆的寂静。

东方刚刚露出一抹白色,希日莫就摇晃身子离开了当哈尔,几天后,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又回来。他是带着从苏木、从旗里行讨来的钱和物回来的。他又给房屋倒塌户在坨子上盖起了新房。

年,希日莫家粮食亩产达斤,总产达斤,发展牲畜头只,造林地亩。人均收入为元,成了全苏木的冒尖户。

湛蓝而清澈的天空下,当哈尔的庄稼、树木一片绿接着一片绿,一堆荫接着一堆荫。远远望去,似乎每一户都是一个大庄园。

这可能吗?沙土铺上羊粪就长出这样的庄稼?

人们望着希日莫庭院里的绿油油的小麦和平原都少见的又粗又壮的玉米,禁不住产生了疑问。

来参观的干部群众带来了铁锹,来视察的全国北方12省扶贫会议的代表们找来了铁锹。挖一锹是沙子,再挖一锹还是沙子,整整挖了一米多深,仍然是沙子,人们折服了。

来自欧美等国的理论研究者们,见庭院内有牧草,有树木,有庄稼,有水,有机器,而且规划合理,配套科学,彼此之间近乎呈链状联系,共生互养。于是就给其起了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小生物圈。

希日莫和他的小生物圈被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老哈河——养育着几十万的奈曼人。河南岸沙域则是被誉为“八百里瀚海”中国东部最大沙漠的宝古图。

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海,宝秀兰承包了亩荒沙地,独自骑着骆驼到娘家张罗第一批树苗。挨家挨户劝大家一起种树治沙,可是响应的寥寥无几。于是她喊出了一句话:只要大家一起种树治沙,我免费提供树苗。

我们不知道这位柔弱的女人,在背后支撑着她的是什么。

就这样,宝秀兰带领乡亲们开展了对6万亩荒沙长达22年的“抗争”。这位蒙古族妇女,怀揣着绿色的梦想,用柔弱的身躯扛起防沙治沙、建设家园的重任,成为了全国防沙治沙标兵。

如今的老哈河南岸,荒沙植被盖度达到40%以上。建设“沙地生态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奈曼旗治沙造林、增收致富的重要形式。茫茫沙海经过治理,生态环境好了,农牧民富了,这个和沙子较劲的女人,在困境中硬是带领乡亲们走出了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春暖花开,惠风和畅。奈曼旗兴隆沼林场,放眼望去,林间草木茁壮成长,野花竞相绽放,飞鸟鸣叫嬉戏,一派生机盎然、多彩秀美的和谐景象。

奈曼旗兴隆沼林场属于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西长48.5公里,南北宽11.5公里,总面积78.95万亩。

曾几何时,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瓶颈。

提起兴隆沼,过去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兴隆沼,真凄凉,黑风起,白沙扬,吞农田,卷起羊,多灾多难穷棒子梁……”这首流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民谣,描绘出了兴隆沼林场建设前的景象。

兴隆沼生态环境极度恶化,植被尽失,仅存留4棵树,人均占有粮食不足公斤,人均收入只有8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穷棒子梁”。

席海学一直生活在兴隆沼,曾经的恶劣条件令他害怕而又无奈,“风沙天气特别多,而且风沙特别大,春季种地十分困难,刚长出来苗苗就被风沙刮死压死了。”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启动的号角,奈曼旗兴隆沼林场应运而生,一曲植树造林、绿化沙漠的绿色壮歌,就此开始响彻科尔沁沙漠腹地。

一批批建设兴隆沼的奈曼人拖家带口,赶着马车来了。“刮起沙尘暴,整个天都成黑的了,一刮就是三四天,等风停了,屋里一层土,屋外几乎都被沙子掩盖。”

何玉兰已是年过八旬,作为是当时建设兴隆沼的响应者,她回忆:在那年儿子哭闹着不愿留下来,但是我却没有退却,带领着群众掀起了兴隆沼建设的大会战。

但是,治理的过程并不顺利,刚栽下的小树苗,风沙一刮就没了。到了年大家栽下四五万亩林地,才存活了多棵!

没有被吓退的何玉兰等一行建设者步伐,通过不断实验,探索出造林要深整地、深开沟、深栽植、深抚育、严管护这一条治沙新途径。

30多年来,兴隆沼的造林人爬沙丘,吃窝头,住窝棚,顶烈日,斗风沙,在沙海中埋沙障,植树苗。如今,原来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已全部披上绿装,构建了乔灌草、带网片有机结合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

纵横交错的农防林、牧防林宛如张开的巨网,棋盘式的守护着这一方农田和草牧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长,林业、农业、牧业协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科尔沁沙地上璀璨的明珠。

关于“富裕”的事

蒙古长调是唱给蓝天白云和羊群的,乌力格尔则是唱给亲人和朋友的。

拽出深陷在沙土里的腿,来到一处被岁月侵蚀的沙漠,站在凸起的沙包上,黑小唱起乌力格尔。

黑小不相信奈曼的沙土地只能有贫穷。

他亲口尝过沙土味道:干涩、苦辛的。这片沙子能长出啥,心里有数。

沙土地,让他捧着有重量,摸着有温度。

奈曼人无论再怎么穷,也都有富裕的信念。

我们要问,到底啥是穷?

奈曼人会告诉你:吃不上肉,穿不上衣,住不上房,那才叫穷。

年的中国,大局虽定,民生凋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那一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三分之二,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和”,中国汉字里使用比较多的一个字,也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最向往的一个字,左边的“禾”意为粮食,右边的“口”意为人,“和”代表着亿万中国人都能吃上粮食吃饱饭。

曾经被世界公认为的饥荒大国,让人们都吃上了饱饭,亿万人也富裕起来,可以说这是旷世难题。

大部分中国人连想都没想过。

对于30多年前的奈曼,我们听到这样的一些片段——

全家只有一条烂棉被,冬夜里,七口人要睡成一个扇形,每人才能盖上个被角儿。

爹妈的衣裳简单的裁剪袖口大襟,就给了孩子穿,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

中秋,小孩子想吃月饼,爹妈拿野菜当馅,塞进苞米面窝头里,沾上一点点的白糖,孩子吃的合不上嘴……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用于救济贫困的资金多达亿元。然而,“救得急,救不得穷”,唯有变“输血”为“造血”,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脱贫。

常胜村——上世纪九十年代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在历史的进程中,实现了新的跨越。

小清河流淌至这里,这里沙峰蜿蜒起伏,片片绿洲,花草树木丰茂,点缀河流。位于奈曼旗最西侧,赤峰、通辽两市交界处的常胜村,就掩映在这金沙绿草之间,占地公顷。

穷则思变的常胜。

当年常胜很穷,全部家当是1头老牛和一辆破花辘辘车。“老牛破车疙瘩套、两头毛驴没草料”,是当时常胜集体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当年常胜很弱,全队73口人,能下地干活的只有19个;当年常胜很贫,虽处于老哈河南岸,但沙化严重、土壤贫瘠、水灾泛滥,粮食亩产只有50公斤。

“羊毛季儿”指的是每年6月份收获羊毛的时间,也是在那个时代常胜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人人在供销社购买生活用品,扔下的不是钱,只是这句——“等到‘羊毛鸡儿’再算账”。

思路决定出路。

年初,常胜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一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战役在昔日的贫穷小村打响。常胜,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水浇田,亩产玉米最高达到公斤。

杜悦民,这个30岁就背井离乡的外出务工人,开过铲车、拉过碎石,如今已年逾50的他深知外出打工的不容易,年,他带着打工挣的钱回乡创业,搞起了养殖,现在家里牛存栏15头,育肥猪29头,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有对于他来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出路,则来源于家乡这些年的变化。

常胜人,知耻而后勇,完成了几代常胜人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

如今的常胜,可谓产业兴旺,环境优雅,政通人和。1颗樟子松、金叶榆、王族海棠屹立在村道两侧,20名保洁员、志愿者争先恐后分区划巷守护村屯环境卫生,常胜村的颜值更加符合厚积薄发的气质;余亩的高粱籽种植地块,20多务工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全村牛存栏增至头,人均增收元以上。通过产业指导员带头,42名党员包街巷,与农户结对帮扶发展,农户的发展内生动力得到了激发。我们欣喜地看到,“苦战奋斗”的成果还在造福着常胜人。

常胜,已经成为奈曼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品牌。

海拔米的青龙山脚下,互利村正发生着改变。

站在互利看互利,几代人的甘薯梦,在付永久的手中成为现实。

在村民眼中,村党支部书记付永久是个好的带头人。在外人眼里,互利村名头很多,甘薯种植基地、产业村、手工粉条第一村。

说起互利村,就会让人想到付永久。说起付永久,就会让人想起互利村。

当晨曦微露的那一缕阳光洒向小山村时,付永久已经走向田间了。

村因人而富,人因村而名。

俗话说“甘薯半年粮”,甘薯因其耐旱耐贫瘠的特点,一直作为抗灾救荒的杂粮作物。

上世纪七十年代,互利村村民全靠甘薯来维持生计,甘薯被村民们称为“保命粮”。

到了八十年代,驴往地里拉水、人拉磨打淀粉,王洪明有着30多年的甘薯栽植经验,对于制作粉条更是个“好把式”。

他和父亲一起把甘薯做成粉条,拿到集市上卖,挣的钱贴补家里。

天赋资源,可成产业。

年,付永久上任村党支部书记,成立了互利村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

年,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成立了通辽市光照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老百姓将自己的土地入股村里的光照农产品有限公司来种植甘薯,甘薯丰收后还可以获得公司分红,农民又可以选择到公司务工,获得额外收入。

村民们不再“单打独斗”,纷纷加入合作社抱团闯市场,出售的粉条也不再是三无产品,而是成功注册了“青龙山”粉条。

有了“身份”的粉条,销售渠道也日益拓宽,产品远销到辽宁、北京、天津等地,村民的收入连年增加。

昔日用来保命的甘薯,成为撬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杠杆。

带领群众,奔向小康。

年王洪岩的妻子突发脑出血引发瘫痪,儿子又要上大学,自己也因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

年王洪岩入了贫困户“行列”,在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儿子每年享受1万元的教育补贴,妻子签约了家庭医生,村里又安排王洪岩在公司做些记账的零工,工资年薪1万元,家里的10亩地全部入股到公司,年初分红0元,年底还有二次分红,收入稳定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些让王洪岩心存感激。

王洪岩记得很清楚,年国庆,包括自己在内的23户贫困户身披大红花宣布集体脱贫!

鞭炮齐鸣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互利村成为奈曼第一个实现整村脱贫的村子。

青龙山上的石道,上下险峻,沟沟壑壑,遒劲向上。宝古图的沙漠,高低起伏,逶迤连绵,黄沙万里。30多年来,奈曼人就走过了这样一条坎坷曲折却一往无前的脱贫致富之路。

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人,却不再是原来的人了!

关于“精神”的事

堪称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乌力格尔。起源于13世纪初,迄今已经有约多年的历史,历经无数蒙古族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与传承,这一蒙古族文化艺术瑰宝曾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多少首乌力格尔曲目,都说唱着“不屈”的史诗。

奈曼人,热爱着乌力格尔,歌唱着蒙古族歌曲,传承着“逢沙开路精神”,天籁之声,回荡在沙海的每一处……

有这样几个人,让我们难以忘怀。

苏合最喜欢的蒙古族民歌就是《故乡情》。

“百花鲜艳托着白毡房,

阿妈曾手捧纯洁的奶汁,

送我离开了可爱的家乡。”

他想起了12年前外出打工还债的情景。

风,永远不可能只是顺风,也有逆风的时候。

背负着28万元的债,苏合,当年卖了爹妈留给他的房子后便打了背包,带上妻儿,开始了背井离乡。

远在公里外的呼伦贝尔,苏合认为这里能挣到更多的钱,结果却不尽人意。

每次唱起这支歌,面对着妻子,都不自觉的落下眼泪。他觉得,歌里的主人公就是自己。

挣钱、还债,这是苏合唯一的念头,昼夜不停歇,一天三份工,五六年的光景,苏合还清了债务,有了余钱。

“阿妈说我是归来的骏马。”

养牛,对于苏合是重操“旧业”,一头、两头……三年后,苏合赶着头牛回到了家乡,固日班花。

牧人对自然的敬畏及对五畜生长规律的尊重,决定了他们给牛的食谱,玉米、紫花苜蓿等富含蛋白质的精饲料,为草原牛提供均衡营养,苏合成立了“家庭牧场”,科学养殖让苏合成为了牧民养牛专家。

在中国每消费十斤牛肉,就有一斤来自内蒙古,靠出售高品质肉牛,苏合的养殖规模在继续扩大,月出栏30头左右,每月收入10万元。

一头牛又一头牛,这么多年的诚信养牛,苏合饱含着对牛,对家乡的爱,带领周围的年轻人,把高品质的内蒙古肉牛销售到了更远的地方,对家乡的爱,对信念的坚守,让他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

斯日古冷至今还保留着父亲受累换来的农业税票据,回想起小时候家里的生活,不禁想起去世的父亲。斯日古冷哼唱着这首《乌兰巴托的爸爸》,眼泪顺着她的脸颊流下。

“想你啊乌兰巴托的爸爸

想念你就唱你教的歌谣,

爸爸的心像是辽阔草原

我是羊群像白云

女儿在遥远的家乡

想念你就拉起这马头琴,

愿那琴声随着风儿飘远,

希望你能听得见。”

这位普通的蒙古族妇女提起父亲生前却很自豪。

“苞米碴子”是斯日古冷幼年最深刻的记忆。在集体劳动“挣工分”的年代,父亲每年工分换的粮食不够吃,苞米碴子就成了主食——“苞米碴子粥,羊奶稞(一种野菜),菜团子”,即便这样,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大包干”不断地深入,村里分了地,斯日古冷娘家有了16亩地。

当时从种到收,靠的是牲口和双手,同样是掰玉米,父亲一天下来累得全身酸痛,腰都直不起来。她说:身体虽然累但心里却美,集体劳作是“出工不出力”,包产到户后,每年上缴公粮后,剩下全是自己的,干劲越来越足,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和的两年,对于斯日古冷有两件喜事,一件是结了婚,成立了新家,另一件就是国家农业税正式免除,当这个消息乘着春风吹到奈曼时,这里炸开了锅。

斯日古冷婆家、娘家一并迈过了温饱线。

长生天总是和斯日古冷开着玩笑……

女儿在十几岁的时候患了癌症,最终撒开了斯日古冷的那双手,走了。

为了治病,卖了羊、欠了债、致了贫。

擦干眼泪,这个天生患有侏儒症的蒙古族妇女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矮。她和丈夫一起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新生活。

牛圈,哞哞之声不绝于耳。伴随着扶贫政策的落实,这几年斯日古冷家的收入是看得见地往上蹿,仅两年的光景,斯日古冷家的牛就发展到了5头,再加上丈夫打些零工的钱,一年纯收入能有3万元。

斯日古冷,蒙古语意为“聪明”。

今天斯日古冷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三级跳”:从跨过温饱线到土地里生钱,从困境之中到走上富裕路,她的日子筑起了“聪明的高度”。

30多年里,斯日古冷脚下这片土地实现了从种粮食到种养结合的转变,他们家也实现了从“一天三顿苞米碴子饭”到走上养殖致富路的跨越。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奈曼的阡陌乡村,千千万万个“斯日古冷”正步伐稳健地迈向小康生活。

奈曼人,日子“比”着过。

杨德才的父亲80多岁才把“当家”这个权力交给他。

怕的就是杨德才他不会勤俭持家,但杨德才还是充满了对父亲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敬佩。

年的一个夏日午后,父亲把写满密密麻麻的账本交给了杨德才,并甩了一句:这个账以后你来记,这个家以后你来当。杨德才知道父亲年纪大了,记不动了,就接了过来。

勤俭持家,这是父亲走后留给杨德才的最后一笔“财富”,继承了“当家”权的杨德才详细记录着全家的每一笔收支,一直记到现在。

从一代花甲老翁到下一代古稀之人,30多年的账本不仅记录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柴米油盐,受到杨德才老父亲影响,全村家家兴起记账的好习惯,村民们生活逐步有了积蓄,通过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记录日常开销,掌握收支平衡,也悄然记录着中国扶贫开发30几年的喜人变化。

现在村里大车小车有三四十台了,车队一出来排成一排走。

泛黄的老账本,已成为教育后人的活教材。

杨德才给成家了的三个儿女开了“家庭会议”。杨德才说:“想要过上好日子,都要坚持记账。”

好日子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奋斗出来的。杨德才颇感欣慰,因为传承了勤俭节约的好家风。

“家庭记账”模式在悄然改变着奈曼人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影响着精神面貌。从比一日三餐开始,到比打粮、比收入、比盖房、比买车、比清洁、比孝敬,再到你家有的,我也得有;你没有的,我得先有。这就是奈曼人的奋斗精神,“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这句话已经浸润到每个奈曼人的骨子里。

奈曼,我们感到是那么熟悉--宛如希日莫、宝秀兰、付永久……他们那一张张红中透黑、闪耀着光泽的面孔。时代之火,锻造了他们这样的奈曼儿女,使他们也经历了质变和升华。

后记

“红山色彩,

弥漫华夏大地,

一带一路,

通向梦之旅,

万里来牵手,

共筑龙的图腾……

祥和的家园幸福和你在一起。”

这首《我在奈曼等你来》,被如今的奈曼人传唱,在他们看来,这是迎宾曲,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土地,黑小已去,凄凉的乌力格尔不在,60多年前的贫苦已转瞬即逝。

我们仿佛接收到了信息:红山文化在大漠中盘旋,在老哈河流中再现,在青龙山顶眺望。先民顽强生存的基因,始终在奈曼子孙的血液中涌流。

奈曼人的梦想,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的大舞台上实现的,靠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力量。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如此规模、如此程度和如此速度的“命运逆转”。按联合国标准,从年到年,中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6.76亿人,过去25年全球减贫事业成就70%左右来自中国。中国是人类历史上以最快的速度大规模减贫的国家。   在奈曼,我们学到了两个新词:边缘户和带头人。   边缘户,意思是“徘徊”在实现正常脱贫与贫困的边缘,他们可左、也可右。

带头人,就是生活状况很快改善,并带动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农户。到如今,多少奈曼人家从悬悬乎乎的边缘户,变成了红红火火的带头人?   我们不知道梦想何时而生,我们所知道的,是30年的扶贫开发,使亿万贫困的中国人梦想成真。

奈曼扶贫沙海,已被发扬“穿沙”精神的奈曼人趟绿,振兴大道也已被依然保持“不屈”精神的奈曼人拓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奈曼人正迎着朝阳,唱着新时代的乌力格尔,开始新的征途。

来源:奈曼旗融媒体中心

图文:王阳

编辑:石耀霞

审核:李文静

终审:于洪峰

王爱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