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小时的儿歌不断的在耳畔回想,不断的想象这片大草原的神奇景象,是巍峨高大,还是旖旎多姿。在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有幸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这片大草原上的建筑。如今,谈到大草原,也便是内蒙古,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大草原和蒙古包了,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蒙古包。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一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毯,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40峰骆驼或10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20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其次,蒙古包的价格实惠,同样大小的直径,若用钢架打造则会比木质建筑更加实惠,并且质量较好,永不生锈。时代过渡时,其居住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进入畜牧社会,支架变成哈纳,同上面提到的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据《呼伦贝尔概要》载:“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蔽风雪,可防虎狼。”宋末元初辽人赵良嗣诗曰:“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寒”,所咏的就是蒙古包。但同时,蒙古包也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他的采光效果,内部可以设计的金碧辉煌给人舒适的感觉,但窗户极少不利于采光。另一点,蒙古包的保暖效果不是很好,在草原上难免会有恶劣的天气,这时建筑的保暖效果就显得格外重要。我想,蒙古包之所以能够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是因为它是地域文明的彰显,因时而异不断完善,适应蒙古当地的气候以及地理特点,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这也是建筑的精华所在。从马背上打天下的成吉思汗,同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在他的身后便是雄伟壮观的成吉思汗纪念馆。位于呼和浩特蒙古风情园内的成吉思汗纪念堂展示着悠久的蒙古文化,同时体现着现代建筑的风情。设计师在创作中提取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祭祀银碗、敖包来进行构思与创作。建筑的基地采用片石砌筑起三层圆形台阶,象征着蒙古族祭祀用的“敖包”;基地之上为从银碗抽象并几何化的方斗形建筑实体,隐喻蒙古族人民“奶祭”的习俗,表达了成吉思汗和蒙古草原民族古往今来对长生天的敬仰;建筑整体隐喻了在“敖包”之上设置纪念堂进行供奉,这在草原文化中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耀。建筑上方是较为厚重的白色体块,这充分展示着权威的厚重,同时符合蒙古地区的气候特征,给人以屹立于世的庄严。在白色体块中间雕刻着蒙古标志的花纹,更是洋溢着地域的气息。同时,他的底座均匀的包围在四周,将上部建筑托起,成功的衬托了上方建筑。底座由三节高大的阶梯构成,象征着权力的上升以及权威的不怒自威。该案例体现出建筑师们采用象征与隐喻的方法来表达蒙古族文化因素,这样的创作方法有着直观、容易让民众心领神会的优点。这种实体的象征出于当地传统民族器物,也可以出于民族宗教信仰,是蒙古悠久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谈到纪念堂的改善部分,在我看来,建筑较为朴素从而略显单调,可以适当的提高建筑的装饰效果。同时在外观上不够赏心悦目,只是更多的去突出了权威的厚重感与宗教的信仰。博物馆永远都是地区的文化象征,在内蒙古同样不例外。蒙元文化博物馆位于锡林浩特市,由博物馆、民俗馆与民俗文化影剧院三个部分组成,建筑主入口设置在三层,游客由室外广场的大台阶逐层通向主入口。主入口前设置半圆形广场,广场中间的景观处理源自锡林浩特的敖包山。在逐步步入主入口的过程中,游客仿佛在参与蒙古族的“祭敖包”活动中,从而产生强烈的场所感与归属感。主体建筑利用上倾的实圆台与下斜的虚圆锥相扣,具有拔地而起的力度感,内部空间展厅围绕雕饰中厅螺旋而下,使参观者置身于一个充满神性的空间之中。玻璃幕墙肌理及内部大厅的天窗分格与蒙古包的“哈那”、“套瑙”相呼应,侧向实体的不规则开窗很好地体现了蒙古族“长生天”的理念及“崇石”的生活习俗。形体苍劲有力,与茫茫草原相合相生。整个建筑群体利用古列延式的双柱斜廊以博物馆为中心展开,有效地控制了中心市民广场的尺度。同时也烘托了建筑群体的气氛,突出了博物馆的主师多次将“蒙古包”、“敖包”等传统建筑原型作为建筑空间设计的灵感与依据,并转译为现代建筑语汇。与此同时,建筑师将场所精神贯穿于设计始终,通过设计的魅力让游客在观赏过程中体验游牧民族文化精髓。同时整个蒙元文化苑建筑仿照成吉思汗时代古列延式的军阵布局打造而成。《史集》作者拉施特对古列延的解释为:“在古时候,当某部落屯驻在某地时,就围成一个圈子,部落首领处于像中心那样的圈子的中央,这就叫古列延。”古列延的显著特点是部落首领和贵族的帐篷位于圈子的中心,被重重护卫起来,可有效地阻止敌人突入中心地带,破坏指挥系统。据说,在历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战中,成吉思汗就是采用了古列延式的军阵。战前,成吉思汗把部队分为13个古列延,巧妙地将狩猎与游戏变为军事训练,各古列延队形有变化,并且进行迂回、包围、攻击、机动等基本战术的演习,使骑兵行动敏捷,作战大胆,适应战争需要,逐渐成为一支守纪律、听指挥的骑兵队伍。蒙元文化博物馆同样显示着权威的庄严,无论是金黄色的外型还是几何构成,边边角角都体现着文化的神圣感以及权力的肃穆性。一级一级的台阶走到顶端更是象征着权力的顶级。顶端的玻璃材质的设计增强了内部采光,并且与底座的厚重材质形成鲜明对比,使建筑整体庄严又不失趣味。下面,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内蒙古的现代型建筑。草原上的明珠——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大青山脚下,一片被称为离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呼和塔拉。该项目建筑风格融合了草原风情以及现代元素,建设内容包括看台主建筑、标准赛道、马厩及停车广场等,其中看台主建筑内除了具备国际赛马标准的所有设施外,还包含演艺大厅、搏击馆、马文化博物馆、射箭馆等。整个建筑在平面上呈“工”字形布局,亮马圈在中间,主体建筑在西侧,看台建筑在东侧,在空间上高低错落。在单体设计上,引入了“蒙元文化符号”为立面设计主要基调,以曲面的造型为主,立面简洁明快,线条流畅。主体建筑立面采用蒙古包、哈达、吉祥绘纹,形似草原博克手的盔甲战袍,又好像腾飞的雄鹰。马厩立面以两坡顶为主,同时屋顶也设置蒙古包的造型与主体建筑相呼应。建筑结合蒙古族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打造以体育文化、特色文化、旅游文化为核心的民族体育基地和综合性旅游基地,融合了草原风情以及现代元素完美打造了呼和浩特的地标性建筑。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体育运动中心的顶部设计,充分结合了蒙古包的设计特点,同时下端覆盖在地面上形成不可抵挡之势,处处展示着内蒙古的地域特点以及当地居民的热情奔放,使建筑整体散发着磅礴之势。内蒙古科技馆与年12月5日正式开馆,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科技馆之一。新馆工程屋面钢结构为独特的双曲面空间管桁架结构,由余根杆件组成,用钢量为余吨,局部悬挑长度达39.2米,悬挑结构内还设有“未来岛”等功能区,属于目前国内设计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钢结构工程之一。新建筑的形体是一一个逻辑生成的过程,是在对原有两座文化建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延续,包含延续表达蒙古族力量感的很有张力的线条、象征草原的草坡等元素,使这四座建筑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建筑群落。形体产生的同时,结合内部空间设计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采用逻辑性的结构关系表达出内部空间形态,,内部空间通过外部的形态直接反映出来,建筑形体和结构构件是吻合的,而不是在内部功能空间形体上简单地增加一个异形的、不相关的表皮去实现建筑形态。建筑形体的多变要求结构体系进行呼应,所有的转折、起伏、收分等均通过主体结构来实现。结构构件尽量布置在建筑外围,使结构具备力臂最大化的优越力学特征,形成了新颖的整体空间结构体系,在节约工程用量的同时,充分实现了超长悬挑、异形空间的建筑造型及使用要求。在大悬挑区域设置创新型的减震阻尼器,更好地满足了将超长悬挑建筑空间作为科技展示功能的建筑创新理念。一首风吹草地见牛羊被广为传颂,成为我们认识大草原的幼时通道。而如今,一架真正的以此命名的大桥“敕勒川大桥”再次文明于世。敕勒川大桥意蕴“和谐之音”,运用草原上美丽动人的马头琴的传说为主题。采用马头琴为桥的造型,以现代的斜拉桥的形式,既体现草原民族的特色,又展现了现代社会的和谐之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架高耸的标志,在愈来愈长的线状的拉引下巍峨屹立,同时最高处是马首的形状,代表着内蒙古的地域文化,成为地标性建筑。在夜晚时,霓虹璀璨,更是散发着现代建筑的魅力!内蒙古的建筑,从蒙古包到文化博物馆,从体育运动中心到敕勒川大桥,无一不透露着人民的智慧与时代的气息,在地域文化的浸润下,愈加珍贵,历久弥新。每个地域都有着每个地域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地理位置以及地域特点的融合下则会促成各具特色的建筑。每一个建筑都是一种文化,值得我们慢慢推敲,细细品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