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花满申城——上海博物馆少数民族工艺馆新陈列”昨晚在上海博物馆4楼开幕。本次展览在原有陈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展品,完善丰富陈列内容,改造提升陈列手段和照明设备,令少数民族工艺的陈列焕然一新。开幕仪式上,一场融合民族歌舞和地方戏曲的晚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欢快的歌声、动人的舞姿和悠扬的乐曲,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图说:上海小荧星艺术团在开幕式上表演傣族舞蹈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创造的成果。多样的人文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习俗,赋予了少数民族风格多样的文化特质。作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项目之一,“花满申城——上海博物馆少数民族工艺馆新陈列”于今天起正式对外开放,集中呈现我国少数民族工艺丰富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图说:观众在欣赏展品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上博少数民族工艺馆自年底起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以服饰、染织绣、金属工艺、雕刻工艺,漆器与藤竹编工艺,以及面具艺术等6大板块,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悠久绚烂、丰富多样的造物文化与艺术审美。此次展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4个民族的文物,分别是布朗族、门巴族、羌族、达斡尔族、普米族、怒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撒拉族、塔塔尔族、锡伯族、仡佬族、仫佬族和京族。其中,塔塔尔族、锡伯族展出文物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仡佬族、仫佬族和京族文物来自广西民族博物馆。这两家国内民族自治区的顶级博物馆此番助力上博,呈现“花满申城”的全新气象,以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物齐聚上博的全新面貌,共同迎接国庆。
在展厅入口处搭建了双层圆形开放式展台,阶梯式展出了哈萨克族冬不拉、热介克;维吾尔族胡西塔尔、热瓦普、小号;塔吉克族四弦琴;藏族龙首纹岗冻;蒙古族马头琴;彝族龙纹月琴;朝鲜族圆鼓;苗族古瓢琴;傈僳族四弦琴等12件非常独特的民族乐器,让对民族音乐感兴趣的观众们一饱眼福。
图说:2件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乐器放置在展厅中央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
本次展览还专门在少数民族工艺馆门口陈列《中华民族印谱》原印57方,这套印章原刻于年,当时为庆贺上海世博会召开和国庆60周年,与钱行健的56种民族花卉、戴敦邦的56民族人物,合为海派艺坛颂扬民族团结的三大系列创作。全套印章由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刘一闻创作完成,刻有中国56个民族名称,辅以百字左右的边款介绍相关民族的概况。昨日,由上博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刘一闻中华民族印谱》新编发行。
此次展览将跨越国庆佳节,至明年3月22日结束。(新民晚报记者乐梦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