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具魅力和凝聚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之根、文化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之“根”。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非遗项目像一颗颗“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定中华民族文化根,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太阳花饰品
呼伦贝尔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
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
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
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这其中不仅有
许多的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我市始终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秉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健全非遗代表性名录体系为重点,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体系,一批珍贵濒危的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四级非遗保护体系,申报非遗名录国家级18项、自治区级项、市级项、旗(市、区)级项;现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7人、自治区级人、市级人、旗(市、区)级人。年以来,我市共组织7个批次市级代表性项目和6个批次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定工作,将符合评审条件的优秀项目和传承人全部纳入非遗名录,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均居自治区前列。
华夏大地千百年历史,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流传至今的不少非遗项目中,蕴含着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桦树皮制作技艺桦树皮箱
桦树皮制作技艺是珍贵的民族工艺瑰宝,它继承祖先数千年的优秀传统。在呼伦贝尔,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族人们依靠着打造桦树皮的器具和装饰来记录历史、传递文明,并借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民族文化符号,具有民族学、历史文化和民族手工艺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同时,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年5月,鄂伦春自治旗桦树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6月,根河市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羊角雕刻的《呼伦贝尔》传说故事人物
由于呼伦贝尔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养育了肥壮的牛羊,这种牛羊的角和骨头的韧性、厚度最适宜制作雕刻产品。牛羊角骨雕刻是充分利用牛羊角骨的天然色泽和纹理,采用中国画的构图设计,以浮雕、镂空的艺术手法展现。角雕制作工艺复杂、程序繁多,先要对原材料进行防腐、防蛀、防裂处理,再以多种刀法和雕法精雕细琢。目前的牛羊角雕刻技艺,是在保留传统雕刻手法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工艺技术,图案设计更加新颖,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牛角雕刻的花瓶
中国民族乐器与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乐器造型简练优美、结构合理、做工精巧、音色纯净,为历代音乐爱好者所喜爱,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也因此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至今,并影响深远。
马头琴制作技艺传承人胡努斯图第一把做成功的马头琴
马头琴是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发展演变而来,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走进苍狼民族乐器厂,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乐器制作技艺(马头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胡努斯图正忙着自己手里的活。透过窗户,看到光线昏暗的屋里一张颇有些年代的操作台上,摆满了木料和未完工的琴箱、琴杆以及各种刻刀、凿子,地上到处堆满了刨花,就是在这里,胡努斯图制作出一把把精美的马头琴。
胡努斯图
“马头琴制作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工艺要求也很精细,娴熟的制作工艺,精细的雕刻技术,展示着游牧民族传统文化,对蒙古族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
让非遗“活”在当下,是呼伦贝尔非遗工作者不懈的追求。非遗展演、非遗文创、非遗衍生品展销、非遗购物节、非遗互动体验······我市非遗主题活动不断开展。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一系列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质升级。年,呼伦贝尔学院被正式列为自治区第一批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院校。有了这个平台,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市非遗传承人的传统技艺、现代设计和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皮雕女包
皮雕钱包
在当今时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播形式日趋多元化
很多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在充分吸收现代元素
进行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非遗’在传承上要创新,紧跟时代步伐。”达斡尔族服饰传承人、北方部落文化驿站创始人孟丽说。北方部落文化驿站现在有自己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