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网
1月21日下午2时,年内蒙古两会上,“委员通道”正式开启。杨永胜、布和苏道、尹玉和、丁彩霞、王金梅、刘德6位政协委员依次亮相,围绕“双碳”目标、全民健康、生态保护、文化宣传等热点问题,接受媒体采访。
从采访者到被访者,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网草原频道主编王金梅分享了行走草原中遇到的感动、震撼和收获,建言“讲好内蒙古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国草原的美”。
以下为王金梅“委员通道”发言全文:
1月21日下午2时,年内蒙古两会上,“委员通道”正式开启
大家好!我是新闻出版界政协委员,中国网草原频道王金梅。
躬逢伟大时代,我们宣传工作者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欣欣向荣的中国,离不开内蒙古的精彩!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有很多机会深入地走进草原,看到了草原春夏秋冬不同的美,也感受到不一样的精彩。
我也特意带来了一些图片,和大家分享。
夏天,一碧万顷的辽阔草原锡林郭勒,秋天,童话般的梦幻阿尔山、金沙浩瀚、胡杨绚烂的阿拉善,冬天,银装素裹的茫茫大兴安和银色呼伦贝尔……都在我们的壮美内蒙古。
这些年记者生涯,行走草原,被震撼、被感动、被温暖、被启迪的时刻很多很多。
东乌珠穆沁旗草原深处,一位养了几百匹马的牧马人,他跃身上马的英姿惊艳无数过往的镜头,他爱马、爱草原,这份热爱和执着也成为这片草原的风景;在乌珠穆沁长调传习所,我听到80岁的老人和8岁的孩子共同哼唱着一曲长调,那声音似乎有穿透云霄的魅力,也安静得让人不敢呼吸,我看到蒙古族长调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草原大地得到最好的保护,也感受到传承的力量。
大青山下,一度“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光不再的敕勒川,旧貌焕新颜,一群植绿人,俯下身子、挽起裤脚,从一颗种子、一条蚯蚓、一瓶土壤收集、记录、研究,在好政策、高科技、大数据的加持下,让一片荒山变成万亩草原,让我看到一群草原儿女为保护祖国北疆绿水青山的共同努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踏实脚印。
科尔沁草原深处,一群人赶着黄牛奔小康,生态治沙带动农牧民脱贫,绿了家乡,鼓了自己的钱袋子,一个旗县诞生两个“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为世界减贫事业共享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热闹的那达慕会场、牧人家中,总能听到不同版本的《牧民歌唱共产党》、欢快的《赞歌》,他们唱的不仅是歌曲,也是心声。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内蒙古大地生根开花,草原儿女同心筑梦,共赴美好未来!
讲内蒙古故事,首先是“讲什么”?
草原大地发展变迁故事,生态保护的故事,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故事,绿色发展的故事,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故事,民族团结的故事,文化发展的故事……都生动地镌刻在内蒙古大地上。
从对外宣传的角度,内蒙古至少有三个故事,值得我们好好讲:
一是“绿色”的故事:“天苍苍,野茫茫”,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片被苍天厚爱的土地,这里有最美的风景,最好的生态,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今天,人民安居乐业,产业欣欣向荣。也在继续书写着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
二是“红色”的故事,也是“守望相助”的故事:从昭君出塞到三千孤儿,从忠诚骁勇的骑兵到奉献青春热血的知青,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模范自治区”,民族团结的基因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传承,内蒙古蓬勃发展的历史就是由一个个“红色”的守望相助故事写就的。
三是“彩色”的故事,也是“载歌载舞”的故事:“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马头琴的悠扬、安代舞的热烈、乌力格尔的引人入胜,多元交融的文化造就了这片土地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为人民而歌、为人民而舞,在高原上勇攀高峰,写满生动精彩的故事。
那么,怎样才能讲好内蒙古故事呢?
首先,媒体人要永远“脚下有泥,心中有光”,从青山绿水到大漠荒滩,从各种“现场”到牧户农家,走深、走实、走心,只有脚力到达的地方,笔力才能发得有方向,笔尖的文字才更有光芒和力量。
其次,主旋律要能入人心,正能量要需软视角,小故事也可以有大流量!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的传播思维、技术,掌握高效的传播技能,做一个“讲政治”,更“会讲故事”的新闻人。
第三,要重视和团结热爱内蒙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