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说,想要表达我对呼斯乐先生演绎曲目的印象,这首潮尔曲——《天上的风》便是。最简单的曲目,最深厚的表达。
呼斯乐,蒙古族青年马头琴演奏家,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年就读兴安盟艺术学校,年在内蒙古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任演奏员,-年就读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院音乐系。师从阿尔斯楞老师、贺西格老师、仟·白乙拉老师,也曾经得到朝克老师、齐·宝力高老师的重要指点。曾经成立过音和思琴乐团、塔尔乐团、徒步乐团等蒙古乐队,并在国内外不同的舞台上演出过。
跟很多马头琴演奏家不一样,在呼斯乐的童年里是没有马头琴的。年就读艺校时候,他本来是打算学习笛子和四胡的。然而,父亲去学校碰见呼斯乐的马头琴启蒙老师——阿尔斯楞,在办公室里聊了半个小时,就决定让他学习马头琴。
“我第一次见到马头琴,是《万马奔腾》,那时候全身起鸡皮疙瘩,就特别想学。那时候就觉得马头琴很贵,就放弃了。我还想着把尺寸记好了,回家就请木匠按照这些数据去做。”呼斯乐说。
年11月16日,呼斯乐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把马头琴。那时候学校是2年制的,学了半个学期,他就出去打工挣钱了。在旅游点蒙古包、餐厅拉琴的日子,他接触了很多来自不同地方、演唱不同风格歌曲的歌手。合作的歌曲中,有长调、东北民歌、草原歌曲以及其他汉语歌曲等等。
“跟他们合作,我有了特别好的学习的机会。”呼斯乐觉得,这段日子,他学习不同地方的民歌,并且进行演奏和伴奏,两年多给了他灵活处理一些音乐的基础。
后来,在贺西格老师的音乐会上,呼斯乐碰见了仟白乙拉老师的学生。他觉得他们所呈现各种飞弓和技巧非常厉害。于是,打工挣了点钱的呼斯乐,就到赤峰租了房,找仟白乙拉老师开始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头琴学习。
在仟白乙拉老师那里的日子,呼斯乐学到了很多练习曲、独奏曲和协奏曲,可以说,尽管之前学过马头琴,但这段日子才真正系统、扎实地把马头琴的基础打牢固。
学习马头琴的时候,呼斯乐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考到内蒙古最高的艺术团体。为了备考,结业后的呼斯乐继续进行打工。年,他去深圳工作了三个月,有一次比较特别的机会,与全胜老师和拉苏荣老师合作。那一次,听到全胜老师用马头琴演奏《朱色列》,观众们都很喜欢。“第一次发现,用感受去演奏马头琴,意义很不一样,也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呼斯乐说道。
后来,接到内蒙古歌剧舞剧院的考试通知,呼斯乐就回来继续练琴备考。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去呼市考试,呼斯乐考得很顺利,2周后就被通知去上班了。就这样,年8月,呼斯乐正式加入内蒙古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团。三年多的工作中,他有了很多演出的机会,也学到很多合奏方面的知识。这些合奏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蒙古曲子,也包括各种风格、节奏型和音型的曲子,给予了他未来演出路上很大的铺垫。
为了获取一份正式的毕业证,年,呼斯乐紧接着到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院音乐系就读。毕业后,在呼和浩特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每日忙碌于歌舞团、学校、演出、马头琴教学的呼斯乐,突然发现北京的很多年轻人演奏的马头琴感觉很不一样,大家善于跟流行的元素结合。
为了看到更加广袤的世界,他亦然决定到北京。于是,年8月,呼斯乐买上火车票,背上行李来到北京,开始了另外一种学习状态。“这边没有民族局限性,马头琴就是乐器。在各类型音乐里,我都可以演奏和表现不同形式的音乐。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有才有能的人,并跟他们学习。”
“那时候很年轻,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其实靠着这股懵懂的冲劲也挺好的,不然很难做成事。”呼斯乐说。
年,在北京的呼斯乐和朋友创立了音和思琴乐团,乐队做了将近10年。乐队对一些蒙古民歌进行改编,呼斯乐之前积累的东西也用上了,开始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音和思琴乐团的演出很多,他们也开启了国内乃至欧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巡演。
可是,走了一圈下来,呼斯乐突然开始进行深思,他发现似乎丢了自己,这么多年来也不知道自己依靠什么支撑到现在,他开始对原有自己的一些表达方式进行研究。“原来积累的东西用完了,就应该寻找自己,不然总觉得在别人的影子里走,没有独立想法。”
呼斯乐开始进行对自己的解读,并且对马头琴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比如马头琴的演奏法、马头琴的呈现方式等待。他觉得,应该用什么方式去表达一些音乐,能让马头琴更回归到乐器本身。这个里程很漫长,因为之前的所学习的东西总是会拴着自己,无论好与坏都会影响着自己。
于是,这段日子里,他甚至非常抑郁,并不断地对过往的一些音乐演绎方式和音乐观点进行否定,这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跟呼斯乐先生见过两次,他现场演绎马头琴的味道让我印象深刻。只是,我几乎还未知他曾经有过那样对于音乐的挣扎,有过对于马头琴那样的执念。
采访人:阿桐宝力代(马头琴媒体人)
受访人:呼斯乐(蒙古族青年马头琴演奏家)
01.您用了一段时间去反思和探索自我,甚至否定自己过去的一些演出状态。产生这种对演艺生涯至关重要的节点,是因为什么呢?
呼斯乐:我觉得,过去这么多年,无论马头琴还是蒙古音乐,好像自己一直在表演,为了取悦观众去表演。大家喜欢什么,我就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演出。其实,作为音乐人,应该有自己的音乐原创、音乐概念、音乐理解。
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我适合的,并且思考自己属于什么类型。
在演奏法上,我也在研究如何跟别人不一样,要找到自己的手法和感觉。我感觉自己过去的演奏上有很多问题,就想去改,我想更轻松地去演奏。这么多年,有学得好的,也有留下的毛病。我慢慢去解析,一直到现在,还没结束。
02.基于这种想要寻找的演绎状态,您会进行什么思考的过程呢?
呼斯乐:我一直也在寻找专业马头琴和民间马头琴的对比,以及音乐的解读和表达是否正确。这时候不分蒙古族音乐或者其他音乐,音乐都没有错,只是需要去真正认识它的意义所在。马头琴、四胡等乐器有很大的特点,就是很尊崇自然的感觉,不是刻意安排,都是自然形成的。我发现,民间艺人拉琴、唱歌很自然,让人能静下心来听。而我们作为演奏者,却不是这样的。
我觉得自己丢了音乐的本质。原来本来的东西是那样的,刻意演绎以后反而让音乐变味了。不懂的人会觉得“演”出来的东西才是蒙古音乐。有时候我特别痴迷古老的蒙古音乐,比如50年代和80年代的老师们的演出。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做作,完全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东西,也更打动我。
我们自己演出的时候经常不知道自己的状态。有些人只是为了完成所拉的曲子,有的人在表演,我自己也是那样。我上舞台就在拼命掩盖自己的不足和本来的面目。有段时间,我都不会拉琴,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很迷茫也很苦恼。我觉得自己储备的东西用尽了,甚至原来储备的东西也有问题,很抑郁。那种没有心理准备的过程,突然让我很受不了。
我决定开始重新学习拉马头琴。这种重新,靠自己去摸索,重新解读。一直到现在,我还在摸索。
在这期间,我大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