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草原的灵魂马头琴,苍茫的旋律,浓浓的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5/4/20
#百度秋冬打卡挑战赛#

什么声音能让我瞬间想起草原,那一定是马头琴的悠扬琴声,撩动我的心弦。

----题记

很久以来,在心里就有一种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头顶着湛蓝的天和着如莲的白云,骑着马儿驰聘在草原,流动的风景,篆刻着我梦中的诗篇。

曾几何时,梦中的科尔沁草原的草香、奶茶、马头琴悠扬轻弹,时时呼唤我来到它的身边,终于这一天,驰聘在辽阔的草原,感受那里的天蓝,沐浴阳光灿烂,风牵着草原,润绿了视线,纵情策马扬鞭,一路高歌呐喊,尽情诉说着心里的思念。

一碧千里,美丽的科尔沁草原,时时在梦里,拨动我的心弦,悠悠的马头琴弦,温暖着梦里的情感,时而轻快,时而激昂,借风的手相牵,拉响每一根草为弦。

站在辽阔的草原,你会看到,一波镜湖的再现,拉直了地平线,会看到这里的骏马和牛羊,都是那么悠然,仿佛时光不前,看到了一个未知的遥远。

风起的时候,我听到草原深处的呼唤,醉人的绿色草原,收容了我灵魂的不安。

喜欢马头琴的旋律,当手指从两弦触发,弹音、挑音、颤音、情感随层跌宕,其铿锵有力,让人欲罢不能倾泻而出,恍然一个人的情感……

夕阳西下,悠悠草原风声,抑扬蒙古长调,余晖下的勒勒车影,进入视线,蒙古包的袅袅炊烟,难忘奶茶清香入唇边……岁月的人事悲欢,岁月的岁月流转,都在古老的马头琴声中化为轻絮云烟,随风飘远……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最典型乐器,喜欢它那悠扬、深沉、豪放的曲调,萦绕在耳边…

独特的艺术造型和富有草原风格的优美音色,洪亮的颤音,开阔的音律,苍劲的鸣响,成为最适合表达蒙古人生活、习性和情感的乐器展现。

马头琴的声音细腻如小提琴,醇厚如中提琴,深情如大提琴,仅有两根弦的乐器,竟然,如此撩动人的心弦。

最早马头琴,琴干由马骨制成,马皮做琴身,弦与弓则取自马尾,因此浸着马的灵性,可以模仿马的嘶鸣,几可乱真,令闻者震撼。马语中常有悲声,而马头琴也如马语,深含悲悯之情。

在《元史》·礼乐志曾写道:“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

说起马头琴,真是历史悠远,据史料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以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

简单的两根琴弦,饱含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抑扬顿挫的曲调,透露出人生的苍凉之感。

鸿雁闻其声而归,马头琴的声波植入每一个游子的心里,宛如一粒草籽即使怅然入睡,也会在体内蔓延疯长,没有边沿。

记得,在草原呆了那段时间,因为离家数日,心里有些想家,一个人在草原深处漫步,不知是谁奏起的那首熟悉的《回家》,瞬间被那曲饱含乡音的琴声牵住,驻足听了很久,每一段旋律都击中秘而不言的乡愁,从那一刻,产生对它的迷恋。

天苍茫,秋草黄,雁何往,喝过马奶酒的浓烈,耳畔的长调,总将记忆带向远方,细诉衷肠…

马头琴用声音抚摸世界,抚慰灵魂,在那片草原,你是否醉过,醉在夜梦里的思念,醉在辽阔的草原,是否耳边也有马头琴声的呼唤……

白云,鸿雁,想家的时候,马头琴就是一季良药,任思绪翻卷,荡涤或叠加,同频共振在心间。

马头琴的琴声,似暴风骤雨的沸腾,似悲伤,长调自由流淌,也是草原民族血液里的希望,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乡愁,是一触就心底激荡的思乡曲扬。

在莺飞草长的时候,信马由缰,追赶着牛羊,耳畔马头琴的声声悠扬,任一颗心飞向远方……

很多年过去,仍喜欢凝听马头琴的旋律,想念梦中的那片草原。

马头琴的声音,自带它的情绪,仿佛向世人诉说着远古以来的悲与喜,时至今日,它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器乐功能,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符号,甚至是一种图腾,在生命中久久回旋……

夜,

静寂得让人无眠

思念的心绪

在夜色里缱绻

坐在梦的终点

任马头琴

激荡起哀怨的琴弦

弹给悠闲的马儿

奏给甜蜜的夜鸳

诉给苍茫的草原

抚着潮湿的心间

倾吐忧伤与眷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