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天,深蓝明净;下面是草场,一碧万顷;森林在右边浩荡,群山在左边欺负;身边河流淙淙,奔淌不息;前面是山谷的尽头,后面是山谷的另一个尽头;自己的马,自己的牛羊,自己的骆驼,在不远处静默......还有比这个更美妙的酒席吗?所有人高谈阔论,一阵又一阵的歌声直冲云霄,再一声一声落地,一句一句叹息。
夏牧场的确过于悄寂,少有盛大的相聚和庆典。但繁盛的夏牧场本身就是一场盛宴吧?餐布展开之处青草繁生,食物与安宁甜蜜地并置。哪怕是最最普通的一道茶饮,简直都能令人目眩神迷!这正是一年之中最舒适,最丰饶的时光。
李娟描写的新疆牧场令人心生向往,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也能感受到“同款”情景。
走进大草原深处,给疲惫的心灵放一个假,看着辽阔的大草原,吹着凉夏的风,心便能安静下来。
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喷香的奶茶,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骏马在奔跑,牧民在歌唱,牛羊和马群漫游在草原上……
当我们走进呼伦贝尔的牧场,我们感受到什么?
你试过在大草原中自驾吗?驶入茫茫大草原,无明路,只看车痕。
夕阳中远方处是彩色的霞光,前方是碧绿的齐轮胎的牧草,在草香花香中飞驰,这是前所未有的自驾体验。
好好感受第一次草原自驾,穿行至草原深处的米吉格牧场。
米吉格牧场在呼伦贝尔汗乌拉山的脚下。距离中蒙边境40公里,离新巴尔虎右旗的所在地阿勒坦额莫勒镇都有三十多公里。
这里神奇的地质变化造就了草原上独有的玛瑙石。
这家牧场的主人米吉格是蒙古族,本村支书,全国五四劳动模范。很多人慕名而来。
他家牧场共有三万多亩草场,欢迎远方来客。
遵循着古老的游牧传统,米吉格牧场只在夏季接待朋友们到访,一年仅开放三个月,余下的九个月时间归还自然。
在米吉格牧场,做一天蒙古人,是怎样的体验?
我们可以和米吉格一家一起生活劳作,体验牧民生活——挤牛奶、喂羊羔、炸酥果、摘野韭菜、拖井水……和牧场主的额吉一起制作奶制品……
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让自己完全放空,沉浸在大草原的绿野之中。
在牧场,还可以一起体验这些:骑马、骑骆驼、射箭、玩蒙古象棋,坐大篷车、捡玛瑙、学蒙文、荡秋千,当然少不了骑野性十足的蒙古马,跳动于欢乐的篝火晚会……
带着孩子们,坐上草原大篷车车向远方探索,还可以体验传统游牧生活转场。
新巴尔虎草原特产上乘羊肉,通过样方采集,了解羊肉好吃的秘密,源于牧民的用草智慧。还可以去捡玛瑙石,了解草原地质的演化。
孩子们可以尽情的在牧场的蒙古包之间奔跑嬉戏,去戏耍草地上的小羊。胆子大的孩子们可以试着亲近抚摸几只牧羊犬,这些狗狗们温顺的十分可爱,早已经学会怎么去和远方的客人做朋友。
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这是毡房的主人在为远方的客人做饭,客人们可以去体验挤牛奶,炸果子,煮奶茶……品尝草原的原味。
在大草原深处,看日出、赏日落、拍牧归、拍星空是摄影者的最爱。
入夜,躺在柔柔的草地上抬头仰望星空,深邃的苍穹皓月当空,微风徐徐,灯影摇曳,虫鸣啾啾,草香幽幽,羊儿打喷嚏的声音,牛儿喃喃的咀嚼气息构成了梦幻般的草原之夜。
米吉格会教大家用蒙古文字学写自己名字,说出一句蒙古话,再见……
在北纬52度,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五十度的中国冷极——根河市敖鲁古雅乡,生活着古老的使鹿鄂温克族部落——中国最后的游猎民族。
这是我国唯一一个使用驯鹿、并还在以狩猎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民族。如今,这个部族只剩两百余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驯鹿仅余一千两百头,民歌、服饰、仪式舞蹈等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敖鲁古雅,坚守在零污染的原始森林中的游猎民族,至今仍以古老的生活方式游走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也是中国唯一野生驯鹿的生存地。
他们视大自然如母亲,与驯鹿为伴,在森林中,野生动物都是他们的邻居,世代和谐共处。
我们可以走进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生活营地,观察驯鹿的形态和表情,跟随猎民的脚步一起喂食驯鹿,向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了解传统的狩猎文明。
驯鹿是唯一雌雄均长角的鹿,角的分叉能超过30个,腿长有力,宜于踏深雪行走和长途迁徙,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被誉为“林海之舟”。
驯鹿曾经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现在又成为鄂温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经济动物。
参观鄂温克博物馆,驯鹿文化博物馆,这里展示着鄂温克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敖鲁古雅的驯鹿文化。
馆藏文物有不少是旗内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器物,如石器时代的石刀、石镞、夹砂陶罐;鲜卑的耳环、陶罐;辽金的铁锅、灰陶罐;蒙元的青铜鞍具、独木舟等。这些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鄂温克旗这片土地上的人类活动情况。
馆内展示各种狩猎工具、游牧用具、农耕工具、捕鱼工具、独特的交通工具等,形式不一的猎刀和弹药为鄂温克猎民描摹出历史发展轨迹,带锈的古迹斑斑证明了敖鲁古雅真实存在的古老文化。
馆内还有鄂温克民族的民间刺绣、剪纸、木雕等民族工艺品和用于文体娱乐的乐器。
国内首部使鹿鄂温克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为我们解密使鹿鄂温克——这个谜一般的民族。
年,作为鄂温克族人,同时又是鄂温克族民歌传承人的乌日娜,带领“吉祥三宝”团队来到敖鲁古雅开始了“寻根之旅”,他们长途跋涉深入森林部落,走遍散落各地的猎民点,探访年近九旬的“最后的女酋长”,抢救性地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当地民歌、舞蹈、器乐、形体艺术等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及文化素材。“吉祥三宝”创作团队还走访北欧及远东地区,发现了北极圈艺术文化惊人的相似之处,将其融入《敖鲁古雅》之中。
《敖鲁古雅》借年迈女酋长像神树倾诉,回首往事,讲述一个使鹿鄂温克族浪漫美好的爱情故事。这其中汇集了大量北方森林原生态民歌、舞蹈、器乐、形体艺术等弥足珍贵的文化素材,几乎涵盖了使鹿鄂温克所有的民族文化,同时将民族信仰、风俗习惯、仪式典礼、民族世界观等融入其中,让人们了解这个遥远且鲜为人知的民族部落。
使鹿鄂温克猎民认为萨满是人和神的联络人,能帮助他们与祖先神灵交往通话。猎民们在长时间猎不到动物、家人去世、治疗疾病等情况下,都会举行各类仪式,请萨满跳起萨满舞。
《敖鲁古雅》首次将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萨满舞搬上了舞台,萨满形象在舞台上的出现,使人们重温人类依附于大自然母体这一千年古训。
使鹿鄂温克族的传奇故事,被誉为中国舞台版《阿凡达》。他们感恩自然,尊重每个生命,与万物和谐相处。他们像纳美人驯服翼兽一样与自己的驯鹿为伴、对着神树倾吐心事,更像纳美人一样坚守着自己的家园,千百年来沿袭着原始的生存方式,自愿放弃山下的现代化生活,守护山林与动物。
到了鄂温克,一定要到牧场探访布里亚特人家。
布里亚特是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是跨国而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和中国。
探访布里亚特人家,在他们的蒙古包里喝一锅锅茶,品尝蒙古果子;还有布里亚特包子,一定要吃。
以民族之名命名的食物——布里亚特包子,可见其特色。这是一种用碎羊肉和园葱或者野韭菜做馅,也有不加蔬菜的,烫面做皮的包子,用料实惠,馅香皮薄,非常好吃。
更特别的体验,还可以与布里亚特人家的女主人一起进行“藏戒指”的游戏,体验白食手作,了解布里亚特的民族生活。
生活总是在到来与离开之间,只是经过而已。但是,什么样的生活不是“经过”呢?经过大地,经过四季,经过一生,经过亲人和朋友,经过诸多痛苦与欢乐。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的,可是不要忘记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点诗意。这是你我热爱生活的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