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喜欢薛之谦的人,还停留在那场他为前妻唱《安河桥》的上海演唱会,一句“一晃如今已是十年前的约定...”唱哭在场所有人。
薛之谦好在最后那个女孩回来了,宋冬野这首写给青春的《安河桥》亦被赋予了深情的标签。
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可是五环的路已蒙住了双眼;
让我尝一口秋天的酒,在城市怀念你,当你再也回不来;
那个抱着盒子的姑娘已去了远方,那些勉为其难的梦想已随青春搁浅。
听一首《安和桥》,宋冬野苍凉清远的声音,伴着马头琴、钢琴与大鼓交织点缀的旋律传来,从南到北,总会让人想起那些被搁浅的往昔岁月。
宋冬野安和桥在忙碌的北京4号线的北端,据说在宋冬野的歌火起来之前,即便是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人,都不清楚它的位置。后来宋冬野红了,也唱红了一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安和桥。
许多文艺青年们纷纷慕名前去“朝拜”,想去寻找宋冬野歌中的那个“你”。然而风尘仆仆地赶到之后,却发现宋冬野歌中所唱的无比美好的那座安和桥,只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水泥桥。
河水算不上清澈,风景也难称好,很多人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可是就在那简单的旋律之中,承载的却不仅仅是一座安和桥,而是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是只能听着歌怅然若失的怀念。
安和桥宋冬野上小学时,几乎将周末的所有时间都留在了安和桥。他在安和桥旁学会了弹吉他,常常和邻居小兄弟在河边一弹就是一夜。早上回去睡一觉,醒来就打游戏机,用矿泉水瓶子踢足球,饿了吃奶奶做的饭,再弹琴,唱歌。
轻盈的鼓点声,像是灵魂的栖息地上清风散着花香,青春和梦想都在此驻足。那和着雨声的风铃,已分不清是为谁而起的笑和为谁而落的泪。
“安和桥,只是一座桥。她给了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我从她身上走过,面对眼前的城市,就变得力大无穷。”
安和桥年的一天,他和朋友去一个偏僻的地方玩,正好路过安和桥。但车没有减速,而是从南向北一直开。
西北五环路从安和桥的上面飞驰而过,桥下的水也还在流,而且比以前清澈了很多。尽管岁月更迭,但唯有那座桥还是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就像奶奶和他的青春一样。
但顺着风景和新修的地铁站看着安和桥,他却热泪盈眶。
安和桥我知道那些夏天
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
代替梦想的也只能是勉为其难
我知道吹过的牛逼
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
无忧无虑的时光已经过去,可美好的回忆始终年轻。
那里有一段青葱或沧桑的岁月,那些脸庞早已模糊,就连那个叫“自己”的人或许都已陌生,但还是不由自主看了一眼再看一眼,只为在那一抹似曾相识间拼凑出一个熟悉的微笑。
我想每个人的记忆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一座“安和桥”,不起眼,却承载了青春的记忆。正如薛之谦那段“不起眼”的过往,却装满了他和那个女子最美好也最难忘的记忆。
每一条走廊和小道,这些不被注意的地方,从来就在那里,但也许只有在凌晨的失眠里、月圆之时的思乡里、一个人走在回家路上的沉默里,才能觅得到痕迹。
安和桥那是马头琴一样的牵绊、鼓声一样的决绝、钢琴一样温暖,你都懂,可你,再也回不来。
在幽远的箫音里,那些来来往往的记忆像是安和桥历经沧桑的故事。简单的旋律之中,指尖跳动的依然是万水千山走遍,留与山川河流的怀念。
而纵使这万水千山走遍,依然停不下脚步。所以,你好,所以,再见。再喝一口早春的酒,停下来怀念,才明白人生就是路过一座桥又一座桥的过程。
再次听到一曲箫版的《安和桥》,箫声遇到马头琴,那是熟知的、却又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那些过往的风景是否还会记得,不知咫尺天涯的你是否还会想起。
再见,安和桥;再见,前方的风景。愿不负流年,愿你也会有秋水长天的怀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