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民间故事”,就是在民间流传着的故事。
它不是某一个或两个大文豪写出来的,而是许多老百姓共同创造出来的故事,是全体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这些故事往往年代久远,而且通常是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文本,所以时至今日,会出现同一个故事有多个版本的情况。
这些故事,或是记录新器物的来历,或是想象日常事物可能拥有的奇遇,或是劝诫后人勤勉生活,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在他们夸张生动的讲述中,原本单调枯燥的事物充满了奇妙的幻想与无限的活力。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中国民间故事呢?
因为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包含了专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这些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些早就奉为习惯的传统习俗的来历,比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腊八粥是怎么来的?
即便是平常最常见的事物,也蕴含着劳动人民的酸甜苦辣:第一根油条是怎么做出来的?雨伞有着什么样的来历?
通过这些民间故事,我们能够更了解我们的先祖在过去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对于日常生活有着怎样的想象。
还有一些故事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够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比如:蒙古族的马头琴是怎么来的?傣族为什么要过泼水节呢?五十六个民族风情迥异的独特生活会带给我们新鲜感。
这些故事同时还是寓言,教会我们许多实用的道理。比如:在土地里挖到的“一罐银子”是勤劳的真谛;王献之练字用十八缸水,能让你看到做事持之以恒的果实。
所以,阅读这些民间故事,我们能够拥有这些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了解不同的文化,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许多大文学家都是浸泡在民间故事里长大,比如鲁迅,鲁迅的童年是在百草园里度过的,在那片小小的园地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紫红的桑椹,都是小鲁迅的“好伙伴”;而藏在泥墙根生长着的何首乌,和吃了它能成仙的神奇故事,更是勾起了小鲁迅的无限好奇。
小鲁迅常常缠着外婆讲故事,那些充满着想象趣味、生动活泼的故事滋养了鲁迅的心灵,带给他许多创作的灵感。
如果说什么是鲁迅文学创作的起点,那一定是幼年时的这些民间故事。
所以,阅读民间故事同样会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让我们可以徜徉在文学海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