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发展 >> 正文 >> 正文

马鸣嘶嘶琴声悠扬密云小学奏响非遗新旋律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5/4/20
正规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03:01马鸣嘶嘶、琴声悠扬,草原上古老的马头琴成为了檀营满族蒙古乡中心小学的特色课程,学生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奏响非遗新旋律。现在正值暑假,但在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中心小学依然能听到阵阵悠扬的马头琴乐曲的声音。这是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们再次回到他们的母校,来延续他们对传统音乐的热爱。程明钰学习马头琴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目前在河北省就读高中。每到暑假,她都会回到母校与昔日的同学们切磋“琴艺”,重温当年一起练琴的场景。学生程明钰告诉记者:“我对一句话特别有感触,就是‘音乐救我于平庸’,我在很多地方都找不到成就感,但是在拉琴的时候,我觉得找到了自信。”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乐器,历史悠久,是首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乐器之一。年檀营满族蒙古族乡小学将马头琴正式纳入学校课程,马头琴老师王锁柱成为了学生们开启艺术大门的“钥匙”,在他的带领之下,学生们对马头琴愈加热爱,成果丰硕,曾多次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金奖。今年5月,“呼斯勒”马头琴乐团的师生们更是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时长40分钟的马头琴专场音乐会,技术精湛且饱含蓬勃朝气的7首曲目获得现场阵阵掌声。学生丛炅琪告诉记者:“登上国家大剧院这个舞台对我有很大影响,在此我认识了许多的名人,知道了我有哪些不足。希望我以后还能再登上这么重大的舞台,去弘扬马头琴的精神,让大家都感受到属于马头琴音乐的美。”音乐基础、演奏技巧到曲目演奏,马头琴课程涵盖学校各个学龄段学生,从最初的16人,现已发展到名学生在校共同学习,加上毕业生已有千余人。民族文化融入特色课堂,加深了青少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为檀营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提供支撑。记者:祝新欣蔡立君美编:田思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