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
作曲:辛沪光
演奏:齐·宝力高、北京交响乐团
录制时间/地点:年.北京
这首长达17分钟的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由著名作曲家辛沪光老师作曲。
#辛沪光#
辛沪光(-),女作曲家,原籍江西万载。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从师于江定仙、陈培勋等,毕业后任内蒙歌舞团专职作曲,后调内蒙古艺术学校教。年以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而一举成名。年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78岁。
由于长期在牧区生活,她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内蒙民间音乐,熟悉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所以作品大多富于内蒙音乐的民族特色,具有草原的气息和牧民的性格。主要作品有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弦乐四重奏《草原小牧民》、《剪羊毛》,单簧管独奏《蒙古情歌》、《欢乐的那达慕》,双簧管独奏《黄昏牧归》,电影音乐《祖国啊,母亲》等。年《辛沪光作品专辑》出版CD唱片,列入中国当代作曲家经典作品专辑。
#齐·宝力高#
马头琴演奏者,是我们熟知的“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老师。
齐·宝力高,年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蒙古族,成吉思汗大儿子术赤的后代,原莫力庙第五世活佛,国家一级演奏家、世界马头琴大师。
从事马头琴艺术创作的多年来,在蒙古民族传统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杰出的贡献,培育了近五万名马头琴弟子,多年来,他的学生遍布蒙古国、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
据悉,这首《草原音诗》于年在北京录制,收录在齐大师一张非常老的磁带——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草原音诗》之中。
#磁带《草原音诗》#
《草原音诗》这首曲子,不单单是当时的一次演出,对于马头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年,齐·宝力高老师来到北京参加演出,在排练《草原音诗》时,因为舞台灯光太强,共鸣箱上的蟒皮被照得变了形,每5分钟就要定一次弦。有一位乐队成员说:“我们今天演奏的是马头琴协奏曲,不是定弦协奏曲,5分钟定一次弦,让我们这么多人在这等你……”
于是,齐·宝力高连夜坐火车赶回内蒙古,直奔制琴的段师傅家,把买完车票后身上仅有的8块钱全给了他,让师傅把蟒皮共鸣箱换成梧桐木面的。3天后,他取了琴参加了内蒙古交响乐团的排练。一曲演毕,指挥找到齐·宝力高,说:“你这拉的是什么琴,音色就像18块钱的小提琴,你给我换回蟒皮的!”齐·宝力高无比沮丧,又来到段师傅家,请求段师傅帮他再精心加工一下马头琴,将共鸣箱的木头磨得薄一些。两人一起改制琴箱,调了一中午,终于把马头琴纯正的声音调了出来。齐·宝力高兴奋地赶回乐团拉给指挥听,指挥也被这声音征服。
在这17分钟之中,我们慢慢感受30多年前的马头琴的声音。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依旧是这么有味道。
-END-
文字素材/视频/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排版:「广州马头琴部落」媒体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