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图片 >> 正文 >> 正文

如果不会这三项技能,那肯定不是蒙古族男人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3/5/9
项目管理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clinfv.cn/a/zixun/460.html

千百年来,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除了能歌擅舞之外,女人们必须要会做白食、挤马奶、会毡绣等工艺,而男人们要能骑善射,从元代起,他们将博克、射箭、赛马三项活动合称为“男儿三艺”,成为他们必须要会的技艺,这在战场上是生存技巧,在和平年代也是那达慕大会的固定项目,直到今天仍是衡量蒙古族男子有无本领的标志之一。

为了让游客更好的了解他们的男儿三艺,在锡林郭勒的西乌珠穆沁旗还特意建了一座男儿三艺博物馆,里面就集中展示了这三个技艺的发展历史及相关文化,这也是人们了解内蒙、了解当地文化所必须要参观的地方,自然也在我们的行程之中。

下面渝帆也拍了些图片,大家一起来看看:

拔山力士——称雄草原的搏克力士(搏克)

我并没有按照博物馆的顺序参观,而是逆着大部队参观,这样可以保证我要拍的东西,不受其他游客的影响,这里我们首先来看看男儿三艺之一的搏克。

《拔山健儿》主要展示了摔跤历史;由跤史溯源、跤术传承、跤王争霸、跤王留誉四部分组成。

据说摔跤运动是长跑、杂技、举重等多种运动项目的综合,经常练习的人,肌肉重量可达到体重的40%,十分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

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

搏克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搏克自我反思、自我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成为符合现代文明的先进体育运动项目。搏克的历史发展和规则演变、大致可分为最野蛮、野蛮、文明、现代文明四个阶段;野蛮的氏族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与野兽和同类的搏斗中发展了搏克,当时以生死为取胜标准;第二阶段(13世纪蒙古族兴起)和第三阶段(元朝建立),搏克运动开始用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和文化娱乐,胜负标准从生死逐步演变为双肩着地和躯干着地即负;当代中国的搏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胜负标准又发生了质变,及膝关节以上任何部位一点着地即为负;也就是点到为止,胜方决不二次用力。

比赛时,摔跤手要穿专门的摔跤服: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蒙古族亲切的称其为召格德。上面钉满了银质的大号图钉,后背中央还有代表着吉祥类的字样,背罩红、黄、蓝三色做成的布条披肩。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外面在套一条绣有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这身行头一亮相,就震住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双方交手时要高唱挑战歌,然后会跳着狮舞出场,显得相当有气势。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意,各施展扑、拉、甩、绊等技巧以制胜。比赛要求不得抱腿,不得搞危险动作,除脚掌外,其他膝盖以上的任何部位着地即为失败。与其他民族式摔跤不同的是,搏克比赛不受年龄和体重的限制,也无时间限制。

射雕英雄(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射雕英雄》主要展示了射箭历史状况;由草原弓箭、射雕之路、神弓竞技、骑射风流四部分组成。

由于在历史上弓箭是蒙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武器,人们也就非常尊重那些优秀的射手,而射手也乐于当众表演或比赛自己的技艺,因而射箭便成了那达慕的重要比赛项目。

蒙古族射箭比赛分立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步之分。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追风金鹰(赛马)

《追风金鹰》主要展示了蒙古族马文化,由骏马春秋、驯马之术、赛马夺冠、名马功业等四部分组成。

蒙古族赛马为五畜之首,蒙古人对赛马很重视。牧民平时发现好马,就进行调教,不是那达慕也进行赛马,赛马又分为快马、走马和颠马。快马,八岁以上的赛程60里;八岁以下的40~50里;走马,赛程30里。旗级那达慕的冠军马,授予“骏马”称号,佩戴缨子和彩带。快马比赛,多由儿童们进行,赛马时,有若干骑马裁判参加,一二三等马分别授旗做记号

蒙古马和阿拉伯马曾是世界两大名马,蒙古马就是蒙古族长期精心培育的优良马种。蒙古族爱马,赛马也是男女老幼最喜爱的活动。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其距离40、60、80、华里不等。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比赛一般以红旗或口哨为令。比赛开始,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鞭策马,竞相追赶,观者欢呼鼓掌跺脚助威,先到达终点者为优胜。赛马结束时,一般要举行授奖仪式,获奖的马匹和骑手要并排列队于主席台前,先由专人在台上唱颂赞马词,接着往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撒奶酒或鲜牛奶等。

据文献记载,蒙古赛马已有近年的历史了。《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因会诸部,议国事,走马及骆驼为乐。”

到了元代,由于蒙古公贵族的推崇,马上运动和兵役制结合起来,并成为当时的一种制度,大型集会时无不将赛马作为活动内容。到了清代,赛马更为盛行。据《清稗类钞?技勇类》记载,蒙古族人“不论男女孩老幼,未有不能骑马者,其男女孩童自五岁即能骑马,驰驱于野”。

参赛的马匹不分品种,分组抽签,分道比赛,按时间多少录取名次。比赛中,参加者只准一人一马,没有特殊情况不准换马,比赛分直线跑道和圆场跑道进行,不准用马鞭帛打他人的马匹;若运动员中途落马,允许上马继续比赛。规则要求起跑后米内不准在里圈跑,过米压过10米后方可时里圈。否则为犯规。胜利者、取得名次的马匹,在那达慕大会上集中在主席台前依次排好,由优秀的民族歌手高声朗诵“赛马诗”。

《天骄子孙》(乌珠穆沁的地方文化展示)

《天骄子孙》主要展示了清代乌珠穆沁蒙古族生产生活;由部旗由来、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四部分组成。

乌珠穆沁部落的由来介绍

当地出土的一些陶艺文物

陶艺及青铜器展示

以前乌珠穆沁王爷所穿的袍子,上面还有龙纹,等级很高的感觉,渝帆当时没有细看,不敢妄自乱说。

博物馆一角

中国白马之乡,获得过很多荣誉

这应该是第五单元的《大漠英风》,主要展示了当代西乌珠穆沁旗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三项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见证。由面向未来和盛世新貌两部分组成

精美的玛瑙头饰

草原上的日常生活情景

蒙古象棋

当地的一些佛像

当地的一些佛像雕塑

奶桶、马鞍……草原上的日常生活。

马头琴

博物馆一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