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一块瑰宝。郭尔罗斯的马头琴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和人文底蕴,又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精品。马头琴的制作程序复杂,选料考究,每一道工序都是老手工艺人靠手工精雕细刻而成。目前,本地生产的马头琴远销内蒙古、新疆、中国香港等地区和蒙古、日本等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
白苏古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制作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0多年前,白苏古郎带着他的马头琴手工制作技艺,心怀梦想,来到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他把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化作不竭的创作动力。凝结着白苏古郎心血和体温的马头琴在前郭、在辽阔的草原、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演绎出神奇的乐章。
年,18岁的白苏古郎告别家乡,带着叔叔留下的马头琴和父亲给的元盘缠,来到呼和浩特市,开启了拜师学艺之旅。
为了挣够学琴的费用,白苏古郎学过木匠、做过电工,当过门卫,还在饭店里当过烤全羊师傅。无论做哪个行当,都十分认真,很受欢迎。已经习惯于打工生活的白苏古郎,内心深处一直没有忘记他的马头琴理想。一次他去乐器厂修琴时,结识了制琴大师段廷俊。他拜段廷俊为师。经过苦心学习,白苏古郎掌握了马头琴制作的全部工艺,他把民族文化浓郁的前郭县作为施展才华和人生抱负的舞台。
年,白苏古郎带着师傅的殷殷嘱托,来到前郭县,开始了自己的马头琴制作生涯。
年5月,前郭县马头琴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白苏古郎成为该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了政府授予的劳模、工匠等荣誉。白苏古郎知道,这既是对自己制琴工艺的肯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