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主要游牧民族之一,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蒙古”等,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和河北等省区。“蒙古”一名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意思是“永恒之火”或“永不熄灭的火”。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蒙古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鲜明的文化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各个方面获得了飞快发展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而大量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发展。无论是记忆里的,还是继承发展的,都属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组《草原记忆传承》作品由李玉山于年6月至11月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拍摄,从构思到准备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和蒙古族文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更好地热爱、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勒勒车又称“哈尔沁车”“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车身小,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在一米五六左右,用桦木、榆木等制成,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如今早已经被现代的交通工具取代。图中牧民叫陈国庆,属于最后一代使用过勒勒车的人。
蒙古族主要生活在高寒地区,因此特别崇尚火,把火视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过去吃饭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现在一些蒙古族人还保留着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火的习俗。火盆曾经是蒙古族生活中离不开的用品,主要用于取暖和烧烤、烹煮食物等,现在基本消失,只有个别老年人还在沿用。图中两位老人是夫妻,男的叫杨洪卫,女的叫包代籽,曾长期使用过火盆。
从事游牧生活的蒙古族“食畜肉、饮乳酪、衣皮革、被毡裘”,饮食结构以肉食和奶食为主。因此蒙古族厨具也很简单,除铁锅等外大都以木制为主,现在基本被现代的厨具代替。图中的老人叫陈莫德格,几乎和旧厨具打了一辈子交道。
蒙古族的酒文化闻名而悠久,最有名的是在驯化经营五畜、利用五畜开发研制食品饮品的过程中开发研制出的奶酒。最有代表性的马奶酒被称为“元玉浆”,和醍醐、夤沆、野驼蹄、鹿唇、麋、天鹅炙、紫玉浆一起被誉为“蒙古八珍”。马奶酒的民间酿制方法非常简单,只需铁锅、木制围桶和接酒器等即可,几乎家家都可以酿制。目前,马奶酒仍然很受欢迎,生产工艺和规模已经进入现代化。图中人物左侧的叫岳乌日嘎,右侧的叫宝良梅,都是蒙古族酒文化爱好者。
蒙古族饮食分红食和白食,红食指牛肉、羊肉等肉类,白食指奶制品。烤全羊是蒙古族一种传统肉食,外部肉黄发脆,内部绵软鲜嫩,味道清香扑鼻,颇为适口。据史料记载,12世纪时期,蒙古人就“掘地为坎以燎肉”,到了13世纪,烤全羊工艺更加精细和讲究。到了清代,蒙古族各地王府和大户几乎都以烤全羊招待贵宾。今天,蒙古族仍然把烤全羊做为最美的佳肴,招待最尊贵的宾客,并配有隆重的仪式。图中人物是年轻一代的烤全羊厨师达布,今年27岁。
手把肉是远近闻名的蒙古族传统美食,据史料记载:“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原始做法是把羊肉带骨分解成若干块放在锅里用清水煮,不加任何佐料,水滚沸后出锅上桌,边用手撕或刀切,边蘸食盐等食用,肉质鲜嫩,原汁原味。目前,这种做法仍有延用;也有用类似炖猪排骨的做法,将羊肉带骨切成便于食用的小块,加入食盐、花椒等各种佐料,一次性炖煮;还有的将羊肉带骨切成小块用食盐等佐料炖煮后,捞出去汤,再用植物油炒焖,等等,做法不一,味道各异,都很鲜美。图中人物是年轻一代的蒙餐厨师,男的叫布和,女的叫萨日娜。
做为蒙古族白食的奶制品,在蒙古语中为“查干伊德”,意思是纯洁、崇高的奶食品,分为食品、饮料两大类。食品主要包括奶皮子、奶酪、奶油、奶豆腐、奶饼等,饮料主要有奶茶、酸奶等,都是用牛、羊、马以及骆驼的天然纯奶制成的,品种较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被称为“百食之长”。现在,奶制品种类更为繁多,成为深受大众喜欢的保健美食。图中人物是蒙古族美食传承者、民族企业家白秀枝和她的助手小红。
炒米是蒙古族传统美食,用糜子通过煮、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蒙古语叫“胡列巴达”。据史料记载,炒米在汉朝就已经出现,宋末元初蒙古族开始广泛食用炒米。在历史上,炒米为蒙古族迁移、狩猎、征战等提供了极大便利,目前也仍然是蒙古族非常喜欢的美食,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之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炒米生产工艺大为改进,但是有的依然保留传统工艺生产。图中人物叫包撒如拉,至今还用传统方式加工炒米。
蒙古族喝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辽时期,那时宋朝常常以茶换取北方游牧民族的家畜和畜产品。蒙古族对茶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喝奶茶,往往一日三顿茶,有些家庭至今还保留着喝早茶的习惯。现在,蒙古族茶道已经成为蒙古族招待客人的一种礼俗。茶桌上不仅有奶茶,还有炒米、果子、奶糖、黄油、乌日莫、牛肉干和切好的奶酪、奶豆腐等。图中的两位人物左侧的叫王铁柱,版画家,右侧的叫巴特,乌兰牧骑演员,两人都酷爱喝奶茶。
据考古证明,蒙古族的服饰与古代北方其他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不过草原特点更加鲜明。男女老幼都以袍服为主,也称蒙古袍,肥大耐磨,骑马时可以护膝,睡觉时可以当被子,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头饰和帽子。蒙古族服饰颜色五彩缤纷,面料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不同部落、不同年代、不同季节、不同场合、不同年龄的服饰也有不同的特点。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蒙古族服饰更是五花八门,多姿多彩。图中男青年叫宝才音那,女青年叫阿茹娜,都是乌兰牧骑演员,他们穿的是现代蒙古族节日盛装,右侧挂着的是原乃蛮部服饰。
蒙古包是蒙古族居住的传统房屋,一般为白色,宽敞舒适,便于搭建和拆卸移动,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由于外层用毛毡围裹,所以也称“毡包”“毡房”。随着社会发展,用材和颜色也有变化。现在,牧民放牧时还在使用蒙古包,但是正在被房车取代。图中左侧是苏鲁锭,也译为苏鲁德,蒙古语“矛”的意思。相传,成吉思汗就是手握此物出世,意思是上苍派来拯救蒙古民族的英雄,后来就作为蒙古的象征、战神的标志。矛下边的穗子,一般是黑白两色,黑色象征着战争与力量,白色象征着和平和权威。现在,苏鲁锭主要是蒙古族的标志。图中人物是蒙古族歌手科尔沁夫一家。
蒙古族医药学是蒙古族在长期同自然界和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最早发明了医疗保健法,只可惜传下来的史料很少。元朝时,由于国内各地之间及国内外之间沟通、交流频繁,蒙医药得到很大发展。清代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著的《蒙药正典》被称为蒙古族的《本草纲目》。19世纪末20世纪初,蒙医药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蒙医药事业发展迅速,为民族地区和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中的老蒙医是三代蒙医世家的继承人宝扎木撒,今年79岁,一生行医,还培养了很多学生。
根据史料记载分析,蒙古族文字可以追溯到多年前。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命投降的原乃蛮部太阳汗的臣子塔塔统阿统一蒙古文字。塔塔统阿在原乃蛮部使用的回鹘体蒙古文字基础上,对蒙古文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创制和推广。这种回鹘体蒙古文字一直发展演变沿用至今。与此同时诞生的还有蒙文书法,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现在蒙古文书法爱好者越来越多,图中人物是蒙古族女教师、书法家赛银花和她的弟子。
那达慕为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游戏”,是蒙古族自古至今深受欢迎的传统竞技活动,以赛马、套马、赛驼、摔跤、射箭、布鲁打准等为主要内容,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民族特点突出,一般6至8月举行,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四季都可以举行,内容上也有向文化、体育、商贸等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趋势。图中间的男性是中学教师、蒙古族搏克手包福山,喜欢参加各级各类那达慕并屡创佳绩,女性是草原村大酒店总经理吴永梅,热衷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不仅积极参与那达慕,还经常资助、组织民间举办那达慕等蒙古族传统文化活动,两侧是喜欢蒙古族文体活动的孩子们。
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对人类文化推动作用最大的动物。对世世代代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族来说,放牧狩猎、交通运输以及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生活习俗等无不与马有关,马的禀赋也赋予了蒙古族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因此蒙古族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对马非常珍爱,对马鞍等马具也十分爱惜,并且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马文化。图中的牧民叫金宝,特别喜欢养马、训马、骑马和参加各类赛马比赛。
蒙古式摔跤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不仅是那达慕、祭敖包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牧民们平时也常以此为乐。摔跤人数不限,少则2至4人,多则多人,胜负采取单淘汰的方法,有十三个基本技巧、一百多个动作。摔跤服饰极具民族特色,主要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摔跤手到了一定级别以后,还要在脖子上戴上系着红、黄、蓝、绿、粉五种颜色彩条的“将嘎”,象征着英雄,代表着级别和荣誉,级别越高,彩条越多。目前,蒙古式摔跤做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蒙古族群众喜爱。图中的摔跤手叫德木勒,曾多次获得过冠军,现在是一家蒙古式摔跤协会会长,身边是他的学生。
艰苦的草原生活环境,决定了蒙古族主要有游牧和射猎两种经济生活方式,从而也铸造了蒙古族强韧的体魄和尚武的传统。弓箭是狩猎的主要武器之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蒙古族逐渐转向游牧经济,但仍有部分人以狩猎为生,而告别狩猎的蒙古族也将射箭的本领保留下来。直至今日,射箭依然是蒙古族非常喜欢的传统体育项目,和赛马、摔跤一起被称为蒙古族“男儿三艺”。图中蒙古族青年叫谢青松,弓箭爱好者。
蒙古象棋的来历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来自波斯象棋。蒙古象棋的每个棋子都雕刻得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精致美观,有人物、家畜、野兽和战车等,其中王爷的造型和骆驼、猎狗等动物的造型具有鲜明的草原特色。蒙古象棋以前用单色棋盘,后来改为同国际象棋棋盘一样的正方形双色棋盘,共有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个小方格,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图中人物左侧的叫海龙,蒙古象棋爱好者,右侧的叫石全,蒙古象棋传承人。
蒙古族文学历史悠久,包括神话传说、萨满教祭词神歌、祝赞词、民歌、英雄史诗、叙事诗、民间故事等等多种体裁,内容丰富,形式独特。《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三大历史名著。其中,十三世纪中叶的《蒙古秘史》,既是我国蒙古族最早用畏兀蒙古文写成的蒙古族历史巨著,又是一部优秀的蒙古族文学作品,也译为《元朝秘史》《元秘史》。目前,蒙古族文学更加繁荣,是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中人物左侧的是著名蒙古族作家杭图德.乌顺包都嘎(杭福柱),右侧的是被誉为“牧羊诗人”的蒙古族牧民诗人野岸(宝玉民)。
蒙古族能歌善舞,流传下来的民歌数量繁多,主要分为礼仪歌和牧歌两大类,以音色宏大雄浑、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也有赞颂马、草原、山川、河流的,还有歌颂草原英雄人物的,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其中,蒙古族长调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在蒙古语中称为“乌日图道”,意思是长歌。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很受欢迎。图中右侧人物叫双龙,是蒙古族音乐教师,另外两位是他的学生。
蒙古族乐器种类比较多,主要有马头琴、四胡、火不思、雅托噶等十多种。其中,马头琴悠扬婉转,荡气回肠,最受宠爱,是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标志和象征。现在,草原上有数不清的马头琴乐队和马头琴表演者。图中人物是马头琴表演艺术家马福壮和他的学生。
蒙古族说唱艺术源远流长,在没有文字的时期,人们在传递消息或使者出访时都把事情编成吟诵性的韵文来歌唱,以强化记忆,这便是蒙古族说唱艺术的前身。《蒙古秘史》里称之为“把话”。发展到今天,蒙古族说唱艺术主要指好来宝和乌力格尔,都用四胡伴奏,演唱者边拉边唱,形式独特,很受蒙古族欢迎。图中人物是蒙古族说唱民间表演艺术家、好来宝传承人孟根仓。
蒙古族舞蹈从元朝传承下来的居多,几乎都产生于民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其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形式新颖,风格独特,内容丰富,主要有盅碗舞、筷子舞、安代舞、马刀舞、驯马舞、挤奶舞、祝福舞以及鹰舞、鼓舞等等,生活气息浓厚,民族特点突出,久负盛名,群众喜闻乐见。图中人物是蒙古族舞蹈家其木格和她的学生。
蒙古族非常喜欢美术,历史也很悠久,蒙古族民间图案朴素庄重,色彩鲜明,深深根植于生活,一路发展过来,民族性和地区性十分突出,被广泛应用在服装、建筑、装潢以及各类艺术创作等领域,至今仍然很受欢迎。图中人物是蒙古族民间图案传承人乌兰巴拉和他的学生。
蒙古族手工艺历史悠久,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使用的材质也越来越丰富,主要有木头、泥土、骨骼、皮张、绒毛、铜、铁、金、银和珠宝石等,不仅用于装饰生产生活用品,而且还广泛用于装点家居、旅游纪念等。今天,有的蒙古族手工艺品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生产,有的仍然保持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图中人物叫吴朝鲁门,是金属、宝石等蒙古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
蒙古族刺绣是蒙古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广泛应用于帽子、袖口、衣领、大襟、靴子、蒙古袍的边饰以及荷包、飘带、摔跤服等。蒙古族妇女无论贫富,自古从小就学习刺绣,不但在软面料上刺绣,而且还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其特点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内容贴近生活,布局灵活多样,针法粗细得体,色彩对比鲜明,整体上凝重质朴,饱满充实。图中人物是蒙古族刺绣传承者梁银小和她的儿媳春英。
皮制品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起初人类用皮毛御寒护体,后来人们在实践中学会了鞣制皮革,制作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日常用品。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带的蒙古族更是与皮张结下不解之缘,穿皮袄、蹬皮靴,在皮上记事、作画等等,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皮雕传统手工艺,而且技艺越来越精湛,内容越来越丰富,特点越来越鲜明。如今,皮雕工艺美术品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图中人物是年轻的蒙古族传统皮雕工艺美术师桂林。
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是伴随着蒙古族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被称为蒙古族男子“三不离身”。火镰和烟荷包现在已经基本消失,蒙古刀还有所保留和发展,不仅用来满足杀羊吃肉等生活需要,更主要的是做为工艺品,装点美好生活。蒙古刀颇为讲究,大致分为“勇、智、礼、亲、忠、姻”六大系列,每个系列都有不同的涵义,刀上的不同图案,也都各有不同的寓意。图中的小伙子叫呼布钦,文艺工作者,蒙古刀的爱好者。
历史上,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主要在公元十三世纪以前;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主要在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解放后,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蒙古族非常重视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是蒙古族婚礼的共同特点是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场面隆重,气氛热烈,突出表现了蒙古族粗犷剽悍、豪爽热情、注重文化、讲究礼仪等民族性格。图中男的叫宝玉刚,女的叫阿梅,都是文化教育工作者。
萨满教是古代蒙古人的原始宗教,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以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信念为思想基础,既有天、地、水、火等自然崇拜,也有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有独特的祭祀仪式。元朝以后,蒙古族大都陆续改信藏传佛教,但是民间仍有一部分人信仰萨满教。在萨满教做法仪式的基础上,逐步演化成一种舞蹈——萨满舞并流传至今,目前仍然很受欢迎。图中左侧人物的叫王秀英,民间萨满舞爱好者,右侧的叫周子豪,乌兰牧骑舞蹈演员。
敖包是蒙古语,意思为堆子或鼓包。其由来说法很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路标和界标,另一种是葬人之地,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蒙古族祭祀祈福的载体。随着时代发展,敖包的装点也越来越丰富。目前,蒙古族中仍然保留着祭敖包的习俗,无论男女老幼,地位高低,均自愿参加,仪式较为隆重,有崇尚自然的意思。图中照片上的敖包,是草原上牧民祭祀用的原始真实的敖包,下边摆设的是祭敖包的主要用品。两位老人男的叫李布和巴雅尔,女的叫塔娜,都是退休职工。
哈达相传源于远古时期中原珍贵的礼物“玉帛”,元朝时期由西藏传入草原。献哈达目前已经成为热情好客的蒙古族迎接客人的重要礼仪。哈达共有白、蓝、绿、红、黄五种颜色,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现在蒙古族的哈达大都以蓝色为主,因为蒙古族崇尚蓝天。蓝色哈达不仅象征纯洁神圣、清新永恒的苍穹本色和力量,还蕴含着淳朴善良、美好吉祥等丰富的情感。图中两位人物男的叫李元阔,乌兰牧骑演员,女的叫韩塔娜,中学音乐教师,他们都经常参加献哈达仪式。
作者简介
李玉山
李玉山,男,蒙古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理事,通辽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通辽市艺术摄影家学会顾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