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介绍 >> 正文 >> 正文

都荣投身于家乡包头的马头琴教学,是他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2/5/4

年,包头市蒙古族学校把马头琴艺术纳入课堂。在这所始建于年、如今实行九年制的民族学校的课程授课体系里,从此增加了马头琴这样的一门特别的课程。

都荣,正是包头市蒙古族学校的一位马头琴教师。开头大家听到的《七母音》,是由都荣老师的学生群体组合——七母音组合完成。

都荣,蒙古族青年马头琴老师,年正是出生于这片被称为“在英雄上马的地方”的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师从于若西戈瓦、纳·呼和、玛西巴雅尔、布仁满达等多位马头琴名师。

▼都荣原创马头琴独奏曲片段

年就开始教授马头琴学生的都荣,也是中国马头琴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包头马头琴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七母音”组合创始人、“马背神韵”少儿马头琴乐团创始人。

89年出生的都荣,在马头琴教学上已经奋斗了十几载,他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一起为了马头琴而前进。看着昔日满脸稚气的学生如今已变成高大活泼的青年,心里真是有诸多感慨。

都荣说,自己的马头琴的教学格言是:“严爱”每个学员。他觉得,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更要传授其人生哲理、解答人生疑惑,不仅要教书、教琴,更要育人。

“作为马头琴教师,要把知识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需要考验自己本身非常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底。当对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自如时,那真的是一种幸福;当不断进取、执着追求自己的教育信念时,那更是一种幸福。”都荣说。

对于学校开设马头琴课程,都荣觉得意义非凡,他说:“这是作为对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切入点,当我们把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与富有生命力的马头琴教育融为一体的时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民族文化,都会是良好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这已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马头琴课程,而是一种责任,一种重要的对学生们、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这样一来,不仅是让我们的游牧文化、马头琴教育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

在内蒙古各大院校,马头琴专业体系已经逐渐成熟,在多代马头琴艺术家们的不断努力中,马头琴艺术教育早已从民间古老的“口传心授”模式发展为现代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教学模式。

而此次,包头蒙古族学校增加了马头琴专业,无疑是让马头琴专业教育更加“普及化”和“低龄化”,更多的热爱马头琴的孩子将有了更多机会可以接触到专业的马头琴教学。因为这次特别的机遇,都荣专门增编了一本马头琴教材。

“这本教材的特点是简单易学、易掌握、易普及推广,成人和小朋友都非常合适使用。”都荣表示,此教材主要是依据内蒙古教育厅实行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教材内容和多年教学经验来编写。依据学生的年龄、个性、水平和能力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挑选学习的曲目,把握教学的方式和进度,培养对马头琴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学习演奏耳熟能详,传唱度广泛的乐曲。

例如,这本马头琴教材针对初学者会选择一些容易理解、短小明快的曲目。随着学习的深入,然后循序渐进增加难度。此教材从基本调式C大调开始,以各种练习曲、乐曲为基础,呈“树”形展开。将曲目进行较为系统化的归纳与梳理,使之更加适应当代马头琴艺术教育的需求及专业教学与各种活动。同时,它融合了6个常用基础调式,以台阶式的递进方式进行系统化的提高,使演奏技术更加专业化与多样化。

当然,对于马头琴的普及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之中,既然有了院校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