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紫荆村的故事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4/9/22

紫荆村地处凤翔县西南九公里,距陈村镇二公里,东临庞家务,南邻伊家务,西接陈村镇,北靠李家堡。就在村口九公里处紫荆村村口,有10米高的汉白玉雕像,其人物栩栩如生,他身着古代北方战袍,头戴毯帽,帽沿下露出卷起的头发,坐骑战马,足蹬马靴,手持兵器,刚毅中透着威严,勇猛中方显果断,眉宇间流露着英武,炯炯有神的双眸正凝视着远方……眼前如此神秘的情景,不知吸引了多少南来北往的过客,只要你稍加留意那雕像底座的介绍才知道原来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军事家、政治家、蒙古大汗成吉思汗。附建立单位、设计单位名称和竣工日期及相关的蒙文。

紫荆村是从蒙元时期的秦本山、屈家山、紫荆山逐渐演变命名,因山上有盛开的紫荆花而得名。住户大多数姓屈,虽凤翔是汉族聚集住地,但他们都认为自已的祖先是蒙古人,因此上有个“蒙古村′′的美称。既然是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与千里之外的紫荆村有何关联呢?为何有如此的形式作标志?原来村西有一处偌大的陵园,村民称屈家老阙,有一块石碑记载着屈氏家族的身世来源。76年建学校时被毀,而这块记载看屈氏家族的有力证据随之消失。

直到年在修建拓宽凤翔至马道口的公路时才西干渠上发现这块残损的石碑,这块石碑经岁月沧桑带着神秘的色彩,黄土的芳香再次重见天日出现在世人面前,是它的主人有意和数十代后人捉迷藏,还是主人的始祖显灵,从此也揭开屈家山为何有那么大规格陵园的秘密。消息哗然,轰动一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亲临现场,经仔细辫认反复推敲碑文得出的结论是“凤翔紫荆屈姓为蒙古族皇窒成吉思汗的后裔″石碑记载道:大元古亲授,初立凤翔府城子达鲁花赤屈朮之茔。田亚岐说:“墓主人之父名哈失,其兄答剌罕哈剌铁木儿曾受封脱脱大王,右承相都总裁兼管凤翔府达鲁花赤之职,其弟脱脱因不花衹曾受封大将军,兼使都元帅府大付一职,而他本人则曾职任凤翔府凤翔县达鲁花赤,并兼管该县诸军奠鲁之事之职。″还说:“这个墓碑的发现以确切的文字性记载揭开紫荆村几百年来的神秘传说″。当年各大媒体均作了详细的报导。还有76年出土的“纪事砖″记载:在马年壬午秋月和狗年丙戌春月,太师国木忽里(木华黎)和清吉思汗忒木津(成吉思汗铁木真)曾先后二度统领挥马赤军数十万大军征金之凤翔,但皆失败告终。及至兔年辛卯(年)春月,兀歌歹汗(窝阔台汗)统蒙古探马赤军30万再攻凤翔,历经3月余的苦战,才攻陷此地。“纪事砖″述及蒙古军第二次对凤翔的征伐时,先写成吉思汗,再写木华黎,而史书记载的顺序却正好相反,可能屈氏后人对他们的上祖成吉思汗出于崇敬之情,足以证明成吉思汗铁木真和紫荆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糸。成吉思汗共生四子长子朮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托雷,年蒙古元勋木华黎率十万大军围攻凤翔月余,面对拼死抵抗的金军和义军无可奈何,“吾奉命专征,今攻凤翔不下,岂吾命终耶″终死于山西闻喜县军中,年成吉思汗挥军经甘肃清水再攻凤翔月余,仍以失败而告终。年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又于年亲率蒙古大军由山西入陕三攻凤翔,最终才破宋灭金。因凤翔是古代的兵家重镇之地,有"得凤翔者得天下者″之说。三战凤翔终于破城的窝阔台,他有七个儿子,四子哈喇察儿王哈失家族受命兼任凤翔府达鲁花赤,镇守西府凤翔,而立碑时已是扎儿台(屈朮)之曾孙那海。屈姓最早就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蒙古族在凤翔长年生活,往往把自已的复姓取名首字,逐渐汉化,从而得一个新的姓氏,而他们当时复姓为"奇渥温″首字"奇″在发音上接近于汉字"屈"所以此姓就被他们所釆用,也译作"乞颜部孛儿只斤氏″这个"乞″与汉字"屈″在发音上也接近。而我本人在村西的陵园墓碑上见到的"屈朮之茔″的"屈”字上面加有一点,大概寓意"屈才不遇,委屈鸣冤,希望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有出头之日,飞黄腾达之意。至今在屈氏家族中留传的一句谚语"官占平,汗占坳,把我赶到山窝窝。据村里的老人讲,当年挖出的那块墓碑,很早就立在一座很大的坟前,后来建学校时被平了,他们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那座坟大概有12米,长满一颗颗高大的柏树,坟前有一座高大的碑楼,里面的墓碑有3米高,碑楼前面是神道,两边排列着石羊、石马后来不知去向。还有目击者亲眼看见,出土的尸骨,望而生畏,寒气逼人,蓝光袭人,可能是墓穴中所藏之宝物能量的反射,也可能是年代久远所窒息在空气中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最聚有纪念意义的是屈氏家族保存绘制的"祖案″历考大元至正元年有石碑,户户有容像案,及大明万历28年三门各落容像。大清康熙十年复于整容至乾隆47年仍有真影,延及道光八年,又修容案镂记,以示后世有所考证。听老人们讲,每逢大年初一屈氏族人一大早全家老少登门拜年,供上"祖案″香烛纸钱,磕头行礼,祈祷保佑,而现在虽不供"祖案″,那独有的家风却依旧沿袭至今,互相问好,谈笑风生,祝福来年鸿运高照,万事大吉,财源滚滚。元未大乱,社会动荡,元代最后一位达鲁花赤那海(屈朮的曾孙)为避战乱,改姓为屈,率五子与众多部下隐居于紫荆山下,从元末的年至今有多年的隐居繁衍,现初步证实屈姓在紫荆村现有多人,辐射陈仓区的屈家村、陈村镇东街、西吴头、东吴头、大海子、伊家务、陇县、华亭、兰州、新疆等地都有从本地迁出的屈姓聚集生活。村西蒙古孛儿只斤氏的陵园,是蒙元时期屈氏始祖的行宫遗址,即作战指挥部,老远看像座城堡,高出地面有五米,偌大的陵园长满一人多高的荒草,屈氏后人新立的墓碑有八座,碑文记载了先祖的来龙去脉,捐款数目鉴名,承建项目和竣工日期。那一座座石碑俨然一个个气壮山河的将士指挥着他们的千军万马,是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踏破中原纵横杀场,来自额尔古纳河边的忠魂,呼仑贝尔大草原蓝天上飞翔的雄鹰,马背上的壮汉,弯弓射大雕的英雄豪杰,用他们的气魄和胆略,浴血奋战,打下曾经多么风光的"凤翔汗国″的宏伟基业。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屈氏先祖们似乎向后人倾诉心中的愤愤不平,穿过历史的长河,消烟烽火刀光剑影的古战场消失在荒尘古道,而感天动地泣鬼神的民族气节和却光照千秋,凄婉悲壮的英雄气概永不磨灭。听老人们讲,他们的祖先原来不在这里在口外,(大概在关外),至今留传着养羊,宰羊是他们的一大特色,在孩子们间流行的摔跤也是一大传统乐趣,每家每户有炕桌,每间房子掛门帘,红白喜事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互帮互敬,更可贵的是宅心仁厚,勤劳朴实,直率善良,热情好客,团结和睦,传统美德,有大家风范,因为是一脉传承的"数风流人物″的英雄后代,有英雄的基因。数百年来,屈氏子孙俯身低就,低调做人,不能有昭穆之辩,不能为祖宗之祭,家族传说仅凭陵园坟碑,使屈氏子孙数十代悲痛不已,今逢国家盛世,民族共和,人民安居乐业屈氏陵园神光再现,鸣祖宗数百年来的冤屈,屈氏族人,群情振奋,皆愿公祭祖先,还你蒙古后裔真身,和谐家庭,团结邻里,共谋一方百姓幸福,造福凤翔关中人民,曾于年农历11月20日(公历年元旦)上午9时在紫荆村举办了屈姓成吉思汗后裔祭祖大会及紫荆山窝阔台行宫遗址保护起动仪式,特邀了成吉思汗专业祭祀人员前来祭祀,内蒙古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曾现场釆访报道,内蒙古同胞特意送上"羊″礼品并屠宰烹饪分享给屈氏族人,真正尝到醇香四溢,纯正浓浓的故乡美餐,有大型歌舞助兴,敬美洒,献哈达,有热情奔放粗犷优美的蒙古舞蹈,悠扬漫妙的天籁美音,悦耳动听的马头琴伴凑,还有蒙古同胞的热情扬溢的讲话,把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久别重逢的感人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据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文理学院等权威机构专家多次聚集凤翔召开了题为“凤翔紫荆屈氏溯源研讨会″紫荆村是"西府出击″红色教育基地,年4月,彭德怀司令员率领西北野战军进军宝鸡,在紫荆村驻足三天四夜,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部署了解放宝鸡作战方案,建立麟游山区革命根据地,将指挥部设在几孔窑洞里(蒲家窑),至今,办公窒设备保存基本齐全。年5月彭德怀纪念馆向游人开放,有雄伟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红色广场、战备地道等多处景点,每天都有大量游客络绎不绝,来这里参观瞻仰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紫荆村人文历史源远流长,环境优趆,得天独厚。有十一个自然村,人口人,耕地面积亩,由屈、何、麻、李、辛、蒲、汶等姓氏组成。其中何姓有清朝何树基武进士,调任甘肃为守备,麻姓有美丽贤淑得道成仙,祛邪救难的麻仙姑的美丽传说,村民还建起了庙,塑了佛像,香火不断,祈求仙姑消灾勉罪,保佑全家平安,子孙兴旺,福寿绵绵。紫荆山与西府灵鹫山十里南北相望,遥相呼应,相映成名,以名山名寺名庙而著称,紫荆山每年古历一、三、七、十、四个月四个盛大庙会,在周边地区绝无近有,每个庙会都声势浩大,赶会人数聚多,商贸生意兴隆,文艺节目繁多,有秦腔眉户,小曲乱弹,秧歌狮舞,社火旱船,吹拉弹唱,形式多样,热闹非凡,体现了中华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繁荣昌盛。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凝聚力,十几年流转一次的韦陀护法茶会园满,历史长久,民心期盼,民间自行组织有序,全付銮驾执事,五彩旌旗猎猎,礼炮隆隆,乐队清新,庄重肃穆,声势浩大,游村穿户,远近闻名,流传至今。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逐渐推进,旧时村貌不复存在,现在交通便利,四通发达,村间道路平直宽广,树木成荫,四季有花,路灯常明,房含俨然,数处广场,休闲娱乐,样样齐全,村口标志,屈姓始祖,成吉思汗,基础设施,配套整齐,民风淳朴,和谐共处,宜居宜游,最美紫荆。紫荆村为历史与现代,红色与文化荟萃之地,最近,紫荆村有幸被评为国家级森林旅游乡村,(其实早在前几年已经对外开放),因为自然生态保存完好,乡土田园特色突出,森林氛围浓郁,森林功能效益显著,涉及产业发展良好,人居环境整洁,保护管理有效的生态宜居乡村。

“又见繁英放满枝,浓桃艳李斗芳姿″步入紫荆广场,道路两旁的紫荊花被微风吹动,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花瓣在如痴如醉的轻盈漫舞,像一个个多情的少女在阳光晨曦的映衬下羞答答地娇声嗔语,十分迷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