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专门以马文化为主旋律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展现了具有新时代意义的蒙古马精神,它就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重点打造的民族管弦乐《蒙古马》,目前正在加紧创排,争取7月与观众见面。
本土原创深挖内涵
5月26日,游公子来到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6楼民乐团,排练厅内器乐和鸣,声声入耳,犹如从草原深处传来马儿的嘶鸣,引人入胜。“重音不够,我们再来一遍。”“这边的拍子有一些慢,不够和谐,下次要跟上来。”在排练厅的指挥台上,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团长叶尔达正在悉心指挥着。
据叶尔达介绍,今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就有了创排本土原创民族管弦乐《蒙古马》的初步打算,他当即接过了任务。用民族管弦乐展现蒙古马精神,以草原故事为基底的《蒙古马》专场音乐会,在他脑海中有了初步的框架。
“蒙古马诞生在草原,与蒙古族同胞的生活息息相关,蒙古马精神积淀着草原人民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草原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鼓舞着一代代草原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向前。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是民族管弦乐《蒙古马》创作的初衷。作品整体由序曲、8个段落、尾声组成,我们召集了全区优秀的作曲家李世相、色·恩克巴雅尔、伊拉图、那日苏、达楞巴雅尔与我共同完成。另外,为了培养更多扎根草原、弘扬民族文化的音乐人才,我们在创排过程中,也为年轻的音乐家们提供了一个发挥的平台。”叶尔达说。
展现特色优势颇多
叶尔达说:“马头琴作为民乐团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产生于草原,诉说着关于马的故事,它十分适合表现蒙古马的精神,我们乐团的特点就是马头琴演奏,用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来表现蒙古马精神,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契合主题,当时听说要创作《蒙古马》,我就觉得这个作品一定要由民乐团来完成,我们具有先天的优势。”
此外,具有创新精神,也是民乐团的一大优势。在演奏好蒙古族传统乐器的同时,民乐团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叶尔达改良了管乐声部的布列号,让布列号的音域更宽,可以演奏重低音,弥补了民族管弦乐音域偏高的不足,让作品更为大气磅礴,演奏形式更为多样,声部更齐,有了西方交响乐的厚重。
四胡作为草原上传统说书的伴奏乐器,加入《蒙古马》后,让这部作品有了科尔沁草原上类似“诉说”的曲调,更具故事性。而采用交响套曲的表现形式也让作品更加灵活。
弘扬精神传承文化
叶尔达是来自新疆的蒙古族,每当拿起马头琴,或者站上指挥台,闭上眼睛,草原上壮美辽阔、牧马人孤独的背影便会浮现在脑海。
叶尔达希望民族管弦乐《蒙古马》可以诠释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讲述蒙古族人民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让蒙古族人民同各族同胞一样,在祖国日新月异、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上,以自信高歌的精神面貌,用跳动的音符,优美激昂的旋律,弘扬蒙古马忠诚、勇敢、拼搏、奉献的精神。(文·图/李 丽)
来源:内蒙古旅游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