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妙布可言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3/3/11

 在以往的文化版中,我们曾经介绍过许许多多的“画”,比如牙克石的柳艺画、乌梁素海的芦苇画、苏尼特部落的毡绣画、科尔沁部落的刺绣画、鄂伦春族的桦树皮画……还有大家最为熟悉的皮雕画。这些内蒙古非遗、内蒙古工艺美术项目各具特色,百花争艳。

关于内蒙古的画还远没有结束,本期将为大家介绍一种来自呼和浩特用布制作贴画的非遗技艺——布贴画。

——编者

布贴画进社区。(资料图)

崔锁莲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资料图)

从古至今,作画的方式有很多种,代替笔墨的绘画工具也是千奇百怪。对于布贴画而言,布的质地、花色和纹理决定了画的质感,裁剪与拼贴的巧思则赋予布贴画以灵魂。

线条明朗不失柔美

布贴画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宫廷补绣,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又俗称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是中国民间比较常见的手工艺术之一,相较于其他手工画,更具有亲和力。

在生活中,它更像是我们常说的针线活,用各种颜色的碎布头拼接的衣服、鞋子、布老虎最为常见。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是我们最常见的生活技能之一。一些心灵手巧的妈妈们,会在缝衲过程中设计一些花草、人物,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布贴的实用性逐渐淡化,装饰性、艺术性越来越强,民间布贴艺术以另一种形式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呼和浩特市布贴画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崔锁莲,自幼爱好布贴艺术。数十年来,她不断传播和创新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只有初中文化的她,从未学过画画,一身手艺全凭日复一日的摸索和坚持。

《马头琴》。

《献哈达》。

《昭君出塞》。

崔锁莲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她很少专门买布,平时都是去裁缝店找一些好看的布头,或者就地取材。手艺有了,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崔锁莲常常翻阅美术类书籍,并注意观察周围事物,让自己的作品新颖又独特,有些灵感就是来自于年画、挂历和杂志。

年,她曾创作一幅2.5米高、1.3米宽的《昭君出塞》巨幅布贴画,献给了呼和浩特第六届昭君文化节。此后,崔锁莲又制作了一幅《骏马奔腾》献礼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年,她再次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上了布贴画作品《龙腾草原》,以草原上的蒙古族少年舞龙为题材,龙和珠代表“7”和“0”,表达了对内蒙古繁荣发展的无限祝福。去年年底,崔锁莲特意为新年的到来制作了《十二生肖》布贴画,每一个小动物都活灵活现。

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是布贴画的一大特色,不同色彩、质地、形状的布块经过巧妙设计,能够呈现出浮雕的质感。布贴画表达的就是普通群众对生活的感受,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它的造型和色彩的搭配具有偶然性和独特性,所呈现的效果是笔墨无法替代的。

布料花色可遇不可求

制作布贴画的门槛并不高,就像是小时候的手工课,五花八门的零碎布头为制作过程增添了乐趣。需要准备的就是一把剪刀、一张硬纸板和一些胶水,为求画面平整,还需要一只熨斗。

一幅布贴画的风格是什么样的,选择的布料是关键,布料的品种众多,可以是棉布、化纤布、金丝绒,也可以是绸缎、薄纱、雪纺。通常情况下都是先有布料,才激发创作灵感。作为职业制作者来说则是先有想制作的东西,再找布料。一般来讲,布料越丰富,布贴画的表现力就越强,可塑性就越强。

《舞蹈一》。

《舞蹈二》。

《舞蹈三》。

布贴画的颜色搭配也至关重要,就像服装搭配一样,不仅仅是太阳是红色、海水是蓝色的简单认知,更要考虑保持整体和谐的美感。

开始制作时,将纸板上铺一层布作为背景,背景可以是白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把准备好的布料剪成各种形状,这一步考验制作者的水平;然后用胶水把布料粘贴在纸板上,粘好后用熨斗烫平就平整结实了。

很多时候布料本身也是自带装饰的,利用好这些装饰,会让布贴画的画面更加丰富,如果还能加以纽扣、绳结、珠子作为点缀,会让画面更加活泼生动。

布贴画制作技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贴,就是将剪好的布直接贴到纸板上,缺点就是立体感不强。另外一种叫做浮雕包,也叫做软包,就是在布里填充蓬松棉。想要学好布贴画还需要知道两个专业名词,布缝和补花。所谓布缝,就是大面积的拼贴,包括贴块、缝合、镶花和拼接;所谓补花,就是小面积的花饰纹样点缀,即在一块底布上贴、缝,镶上有布纹样的布片。

《玩乐》。

《童趣》。

布贴画既利用了布料的边边角角、节约了资源,又美化了环境,美化了心灵。它的历史虽然古老,但内容却随着时代在不断改变,不断展现出现代审美和时代风貌。

学会容易学精难

布贴画的主要手法相对简单,可能半天就学会了,但是这项技艺做精了很难,针法、粘合、填充,每一步都能区分出娴熟与生疏的差别。

“材料的选择、图案的设计、颜色的搭配,布贴画工艺越复杂,就越显精致。”崔锁莲说。

崔锁莲的教学点有很多,在她居住的社区专门开设了布贴画学习班,义务为社区邻里传授布贴画技巧。近几年,内蒙古展览馆又为她专门设置了布贴画展示区域,并开展了多次布贴画学习课,很多人慕名前来学习。崔锁莲的教学非常有耐心,即使是八十几岁的老人,也爱听她上课。

现在的她还担任着呼和浩特市文化人才(库)百人百组万人工程的布艺组组长,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展示技艺活动。她也常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地教授布贴画技艺,为中小学生义务授课。

《年年有余》。

《寿》。

繁忙工作的同时,崔锁莲还继续着自己的创作之路,在她的作品中时常能看到民族元素,献哈达的蒙古族姑娘、拉马头琴的精神小伙儿、尽情玩耍的孩童……她常说,传播民族文化是民间艺人的使命。

因为布贴画技艺,崔锁莲去过很多地方进行学习交流。年3月,她参与了在澳门举办的“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之“衣锦风尚——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服饰展”的延伸活动,在卢廉若公园举办了多场手工艺学习活动,活动开始前参与名额很快就被抢光,愈百位市民参与其中。活动结束后,参与者意犹未尽仍不断讨教方法,并将制作原料带回家中继续学习。多年来,崔锁莲将带有内蒙古风格的布贴画带到了世界各地,在兼收并蓄中技艺不断提高。

崔锁莲说,布贴画让许多人重拾最原始的乐趣,低碳又环保。在教育中传承民间手工工艺,让崔锁莲找到了从事这项工作的满足感,也让碎布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文/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徐跃)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