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提出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这是对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写新篇的再动员再激励。5月26日,游公子走进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自治区今年重点打造的民族管弦乐《蒙古马》正在加紧创排,这是一部专门以马文化为主旋律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用蒙古族传统乐器,展现了具有新时代意义的蒙古马精神,大气磅礴,独具民族风情。
咱们先来欣赏一段吧~
00:21本土原创深挖内涵
5月26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六楼民乐团排练厅内器乐和鸣,声声入耳,犹如从草原深处传来马儿的嘶鸣,引人入胜。民族管弦乐《蒙古马》正在演奏《迁徙》和《马赛曲》段落,该作品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团长叶尔达作曲、配器。
叶尔达是国家一级作曲、指挥,在排练厅的指挥台上,他正在悉心指挥着:“重音不够,我们再来一遍。”“这边的拍子有些慢,不够和谐,下次要跟上来。”
平日里各地采风,创作、制作音乐,处理团里日常事务……叶尔达忙得像个陀螺,但他似乎已经习惯了不停地转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把草原上的音乐流传下去,要把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据叶尔达介绍,今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就有了创排一部本土原创民族管弦乐《蒙古马》的初步打算,他当即接过了任务,用民族管弦乐展现蒙古马精神,以草原的故事为基底的《蒙古马》专场音乐会就在他脑海中有了初步的框架。
“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是民族管弦乐《蒙古马》创作的初衷,作品整体由序曲、8个段落、尾声组成,召集了全区优秀的作曲家李世相、色·恩克巴雅尔、伊拉图、那日苏、达楞巴雅尔与我共同完成,另外,在创排过程中,我们也给年轻的音乐家们提供一个了平台,培养更多的扎根草原、弘扬民族文化的音乐人才。”叶尔达说。
展现特色优势颇多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作为国内唯一一支以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为主弦乐,火布思、雅托克为弹拨乐声部,毕秀固尔、布列号、牛角号为管乐声部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多声部专业民族管弦乐团,分为弦乐组、弹拨乐组、管乐组和打击乐等四大声部,包括蒙古族特色乐器四胡、三弦、陶布秀尔、冒敦潮尔、呼麦、蒙古族长调演唱等音乐形式。
叶尔达说:“马头琴作为民乐团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产生于草原,诉说着关于马的故事,它十分适合表现蒙古马的精神,我们乐团的特点就是马头琴演奏,用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来表现蒙古马的精神,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契合主题,我当时听说要创作《蒙古马》,觉得这个作品一定是由民乐团来完成,我们具有先天的优势。”
此外,具有创新精神,也是民乐团另的一大优势。在演奏好传统蒙古族传统乐器的同时,民乐团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叶尔达改良了管乐声部的布列号,让布列号的音域更宽,可以演奏重低音,弥补了民族管弦乐音域偏高的不足,让作品更为大气磅礴,演奏形式更为多样,声部更齐,有了西方交响乐的厚重。
四胡作为草原上传统说书的伴奏乐器,加入《蒙古马》后,让这部作品有了科尔沁草原上类似“诉说”的曲调,更具故事性。而采用交响套曲的表现形式也让作品更加灵活。
弘扬精神传承文化
叶尔达是来自新疆的蒙古族,每当他拿起马头琴,或者站上指挥台,闭上眼睛,草原上壮美辽阔、牧马人孤独的背影便会浮现在脑海。有马头琴有音乐相伴,叶尔达可以很惬意地过着一个成功作曲家的日子,但他是一个来自草原的作曲家,心心念念记着萦绕在生命中的草原之歌,那些古老的旋律、原生态艺术如何与新时代新生活接轨,让全世界都能欣赏我们的民族瑰宝,他天天琢磨着。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拥有70多名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演奏家和3个原生态呼麦音乐组合。多年来,乐团致力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传承发展,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曲目和中外名曲,成功举办多场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专场音乐会,参加了中国艺术节、中蒙友好民族爵士音乐会、德国第32届莫扎特音乐节等多场艺术活动。
叶尔达希望民族管弦乐《蒙古马》可以诠释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讲述蒙古族人民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体现蒙古族人民同各族同胞一样,在祖国日新月异、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上,用跳动的音符,优美激昂的旋律,弘扬蒙古马忠诚、勇敢、拼搏、奉献的精神。
民族管弦乐《蒙古马》将于今年7月中旬与广大观众见面。
最后游公子再以一段优美的乐曲作为结尾吧~
让我们相约一起去感受蒙古马精神
00:21作者:李丽
编辑:李丽张晓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内蒙古旅游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