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滚君是个摇滚乐迷,但对其他种类的音乐一直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为现在的音乐,大部分都没有明确的风格边界,大都是开放的,包容的。
比如新裤子,海龟先生,痛仰,都是杂糅了多种音乐风格。
我时常想,如果把音乐做到极致,那该是什么样子?
或者说当下华语音乐的边界在哪?
从人文上来讲,崔健、罗大佑一直是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目前也是;
从音乐上来讲,边界就在是各种电子音乐大神以及民族音乐家。
所以说,华语音乐的边界,有两个维度:
一个是向民族传统音乐追寻情感内涵;
一个是向最新潮的电子乐捕获听觉刺激。
一个向内,一个向外;
一个向黄土地,一个向外太空。
简单讲,就是民族乐+电子乐。
最新一期的《一起乐队吧》里有几首这样的作品值得推荐给大家。这群乐手的奇思妙想,让我看到音乐的无限可能。
年,台湾金曲奖第一次把“年度歌曲”颁给了一首舞曲。
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觉得舞曲就是舞曲,没什么内涵。
这首歌就是蔡依林的《大艺术家》。
她上次摘得“年度歌曲”还是年,和陶喆一起合作的《今天你要嫁给我》。
可想而知,这首歌能突破曲风的限制,得到评委的认可,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简单讲,它在整个音乐理念上非常国际化,特别是编曲。
这次李荣浩在《一起乐队吧》为自己的乐手就挑了这首歌,想好好挑战一把。
最后,他和他的乐队确实做到了。
先说音乐改编的顶层想法。
任何一首歌,你想改编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理念。
这首歌的基本理念就是:
1、遵循原曲的编曲色彩
2、拉大音乐表现的上限和下限
都说改编经典非常非常难,尤其是那些风格鲜明的作品。
确实。
不是说扭转听众的固有印象很难,这倒是其次。最关键的是一首歌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将某些东西做到了极致,音乐内核顽固,很难重构。
所以这次《大艺术家》的改编选择了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
那关键问题来了!
具体怎么拉大上下限的表现力呢?
这就要看编曲者对于音乐的理解功力了。
这也是我觉得这个队伍最牛的地方。
刚才提到,华语音乐的边界在于向内的民族乐以及向外的电子乐。
这首歌的向内部分,运用了大提琴,由林耿铭演奏。
大提琴是民族乐器?逗我呢?
别急,慢慢往下看。
向外部分,由椒盐菠萝的midi完成。
鼓、键盘、吉他、贝斯是音乐骨架,再加上男女双主唱,一共八个人。每个人的音乐角色泾渭分明,一点都不乱。
向内指的是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大提琴在前奏、间奏、尾奏部分都起到很棒的稳定作用,加强了听觉对比,让很嗨的电子乐在听感上更劲爆。
特别是最后一段间奏,全场刚炸完,低鸣的大提琴声配合男主唱的吟唱,有一种马头琴+呼麦的神奇效果,一下子将听众从外太空拉回了土地,拉回了草原。
再说向外的电子乐。
这首歌的原曲就很炸,但所用元素比较主流,现场表现力没那么强。这一次椒盐菠萝给出的音色,以及间奏那段神级的Dubstep让这首歌在爆炸性上又上升了一个维度。
特别是配合上王柯震撼人心的中国鼓,《大艺术家》这首歌的各种元素都被放大,变成了“大大大艺术家”。
不得不说,这个改编相当成功。
领队李荣浩给他的老姐蔡依林,交了一份挑衅意味十足的改编版本。
这首歌的音乐点评部分说完了,下面滚君想再谈谈能够完成以上效果,是哪些人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看最最顶层的编曲部分。
这首歌的音乐元素相当丰富,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乱成一锅粥。
键盘手罗奕钧是整个架构的搭建者,能力非常全面。
用李荣浩的话说,什么叫做专业的编曲,就是万个以前不知道的音乐想法一起来,都可以搞得定。
小罗之前在上期公演还完成过《BlackSheep》的编曲,典型的另类、暗黑、狂野的摇滚作品。
其次看乐器表现力。
椒盐菠萝刚才已经说过了,他的电音部分非常重要,提高了整个作品的上限。
其次,王柯的中国鼓敲得太狠了。
从第一期开始我就对她印象特别深刻。别看她长相甜美,台下也经常疯疯癫癫,但一上台,就像变了一个人,简直就是个拿命去打鼓的女战士。
王柯的鼓点非常提气,是整个乐队音乐力量的推动器。
她就像舞台上的一枚定海神针,只要她在后面,所有站在前面的乐队成员都不需要有任何惧怕。
今天这首《大艺术家》也是一样。
她敲出的中国大鼓的鼓点,厚重、强劲、迅速,和狂轰乱炸的电子乐节奏形成对抗,完成了这首作品整体的听觉震撼!
最后,滚君也不得不佩服作为领队的李荣浩,他在选择改编作品上眼光毒辣,挑了一首好歌,真的是要把现场炸翻啊!
而且他在指导队员如何演唱、如何演奏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为全能音乐人,这次没有他在细节上的拿捏,这首作品最终也不会呈现得如此完整。
这一期《一起乐队吧》不止这一首令人惊喜的作品。
同样,由贝斯手周骏、马头琴手伊德尔,和鼓手王迪带来的《来自天堂的魔鬼》也非常惊艳。
巧合的是,他们也是民族乐+电子乐的搭配,而且风格更加突出。
如果说《大艺术家》是民族乐的深沉烘托电子乐的爆炸,那这首歌恰好相反,是电子乐的多样性延展了传统民族乐的表现力。
《来自天堂的魔鬼》整体听下来,更接近于氛围音乐,马头琴、冒顿潮尔、呼麦,像是揭开了草原深处某神秘洞穴里藏了千年的秘密。
马头琴手伊德尔果然是个宝藏乐手,会唱歌,会拉马头琴,会吹冒顿潮尔,还会玩效果器。
不知道后续还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惊喜。
还有一支乐队改编了林俊杰的《曹操》,王博思用了琵琶弹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历史悠长。
再配上键盘、吉他和两把小提琴,这首曲子也是绝了。
古典乐器与民族乐器混搭在一起,中西合璧,在各自的行进之中,大有“你唱罢来我登场”之感。
快哉!快哉!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音乐人该从什么维度去拓展音乐的边界。
电子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可以实现你想都不敢想的任意变化,就像广阔无垠的宇宙一样,任你的想象力自由驰骋。
而民族乐器带来的恰恰是不变,它们的音色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存在了上千年,陪伴我们的祖先在激烈的自然条件中活着,抚慰他们的心灵。
不管流行音乐怎么发展,这两种向外和向内的音乐表现就是无法超越的上下限。
它们之间的碰撞在《一起乐队吧》时有发生,因为乐手足够专业,这也是这个节目的与众不同之处。
玩音乐,不能光谈情怀,搞点潸然泪下的故事,大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玩音乐,也不能只打安全牌,把前人玩烂的东西反复拿出来炒了又炒。
对于真正的音乐人来说,音乐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无限可能。
《一起乐队吧》这一点做的很好,把古今中外的各种风格,各种乐器,都呈现在观众面前,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真的是一场盛宴。
你可能不喜欢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一点关系都没有,至少你现在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了;
这些乐队在演出时,也会出现主唱忘词,乐手失误的时候,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你可以不喜欢,但你有权知道最真实的音乐作品是什么样,这也是现场音乐的独特魅力,不是吗?
希望这档难得的音乐综艺后面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