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优势 >> 正文 >> 正文

北疆天路探秘一把马头琴是如何诞生的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2/8/9

马头琴是蒙古族历史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叫它“潮尔”。马头琴从它产生那天起,就成为蒙古民族喜爱的乐器而广为流传,它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已成为蒙古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关于马头琴还有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科尔沁草原上有个爱唱歌的牧人苏和,他有匹心爱的白马,皮毛像缎子一样光亮美丽,嘶鸣起来银铃般清脆悦耳。在一次赛马会上,白马夺得锦标后被王爷抢去了。一天,王爷骑白马炫耀,被马摔得头破血流,白马脱缰而逃,却不幸中了王爷的毒箭,待回到主人身边后,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在蒙古包前。苏和悲痛欲绝,日夜守着死马。白马那凄凉的嘶鸣还在耳边回响,苏和想捉住这个声音来寄托对白马的怀念,于是,他用白马的腿骨做琴杆、头骨做琴箱、马皮蒙琴面、马尾搓成琴弦、套马杆做琴弓,并照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做出了草原上第一支马头琴。

早在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时,马头琴的前身胡尔(一种胡琴)就已在蒙古民族中广为流传了。清乾隆年间,在其基础上,出现了长琴杆、倒梯形琴箱、双面蒙皮、马尾弦和马尾弓的蒙古族拉弦乐器朝尔。又经过多年的流传,到20世纪初,朝尔的头饰由龙头改为马头,琴箱变为正梯形,才真正开始了马头琴的历史。传统马头琴多为马头琴手就地取材、自制自用。

通常分为大小两种,分别适于室外和室内演奏。大琴长厘米,小琴长70厘米,琴箱用硬杂木作框板,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琴头雕刻精致的马头。弦槽后开,两侧各置一弦轴,两条马尾弦分别用40、60根长马尾合成。琴弓用藤或木制杆,两端系以一束马尾。用马尾弓摩擦马尾弦,发出的声音优美、浑厚、悠扬、动听,这在古今中外拉弦乐器中都是极为独特的。

马头琴不是谁都能做的,她有着蒙古族的独特风格,所以蒙古人做的马头琴才是正宗的马头琴,如今旅游点或一些场所出现有着类似玉雕形状马头的马头琴,虽然外观是马头,但绝对不是真正马头琴的外观。工艺精细度也有很大差异。

为了一探马头琴的制作过程,特意拜访了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胡努斯图老师傅。

胡努斯图老师傅在当地十分有名,因为他做的一手好琴。凡是经他手制作而成的马头琴,把把都价值不菲。

胡师傅是个十分赤诚的手艺人,作为一个蒙古人,从他做第一把琴到现在,就一心专研制琴技艺,别无他心。慢慢的,找他做琴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他始终保持着最为纯粹的初衷,不为利益所驱使,仍旧一门心思做好琴。

通常一把琴要耗费掉胡师傅半个月至一个月的时间,马头琴的好坏不光是音质的优劣,更考验做琴师傅的雕工手艺。马头琴的神韵都集中在琴把的“马头”上了。

胡师傅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认证负责,每一次雕琢都细致入微,分毫不差。

而制作一把上好的马头琴所需要的工具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大到2米多的案台,小到指甲盖大小的刨子,在这个造就了数不胜数的精品的工作台上,应有尽有。

初具模型的马头琴身被挂在案台旁边。可想而知胡师傅手里还有很多未完成的精品等待着他的精心雕凿。

胡师傅不仅是制琴高手,更是一名出色的马头琴演奏家。从他的手中,马头琴好似被赋予了魔力,在场的人都被他的琴声所深深感染,虽然是在家中客堂内,但仿佛就来到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感受着骏马奔腾,牛羊成群,和那蜿蜒的河流风云变幻的天空。

这把琴的琴身是由马头骨雕琢而成,价值已经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了。这也是胡师傅的镇店之宝,若不是看到访者有诚意,是绝对不会拿出来随便展示的。

院外的根雕说明了胡师傅广泛的兴趣爱好。

胡师傅拿出珍藏的口弦琴,现场演奏了起来,一瞬间草原人的热情和多才多艺显露无疑。

马头琴的主要木料是色木(枫木,也叫五角枫),但色木分很多种,常用的马头琴木料有四种:南方普通色木,东北普通色木及东北花色木。

马头琴琴声婉转、悠远,它融汇着牧人的喜怒哀乐,融汇着牧人的希望和期冀,从牧人的心底飘出来,弥漫了整个草原;又从草原回转过来,流泻到人们的心里,使人感到无限温馨。它表达的正是草原牧人与草原的一种相合相乐的谐畅气氛。返回搜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