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
沙子
天上星云苍茫,四下偶尔会听到人声、汽车声,更有摩托车在轰鸣中呼啸而过。
“这是一个烟斗?”“这不是一个烟斗?”艺术家马赛尔·布罗代尔试图问自己的猫,“什么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回答他的是一声“喵”。他向猫提了无数个问题,回答是无数声的“喵”。这个名为“采访一只猫”的作品在年苏州金鸡湖艺术双年展上展出,路过的人都会好奇地戴上耳机,试图听听这四分五十九秒的音频里有何奥妙。
人和猫能对话吗?或者猫眼里的画和人眼中的画有什么区别吗?这是不能被准确破译的一段对白,但是给人印象深刻。还有什么,能比声音的对话更让人心生遐想?
某个夏夜,我也感受到了声音与环境互动的无限美好。那是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与朋友们一起去听极具实验性的声音雕塑作品《经典之夜》。
四处逛逛,这里工业遗迹与现代场馆紧密结合。现在这些钢筋水泥被重新涂上颜色,成为文化藏身的博物馆。演出就在动力广场举行,天上星云苍茫,四下偶尔会听到人声、汽车声,更有摩托车在轰鸣中呼啸而过。好朋友邹頔依旧素颜出演,穿白衣着球鞋,安然坐在一处圆台上,旁边放着她走哪带哪的手碟。
晚上十点整,序曲音乐开始,广场中央走入白衣舞者,他们戴着面具,慢慢悠悠舒展身体,好似鬼魅般时而热烈,时而安静。灯光亮起,四位小提琴演员被安排在一人多高的单独舞台上,背后是工业时代遗留的高耸云天的六组方塔,热烈欢快的莫扎特D大调随即响起。
闭上眼睛聆听,这些音乐似乎从天而降,又似乎从身边涌现,悠扬明媚高高低低。舞者随着节奏继续随意动作。西洋乐之后,来了古琴,简旷缓慢,有时配着暗沉箫管。朋友给我讲到这次演奏会的特别在于彼此模仿,“有时候可能大提琴在模仿箫,小提琴在模仿马头琴,他们试图做到用较少的乐器去尽可能多地展现声音元素的多样化。”原本不可能组合在一起的西洋音乐和传统音乐交相呼应,或喜悦或悲壮或哀婉或辽阔的音乐填满了天地间。
最喜欢的是邹頔的手碟表演和演唱部分,一袭白衣的她是有一种魔力的,随手的拍打,仿佛在和鼓对话。那边厢大提琴响起,似在回应,也在陪伴。手碟特殊的音质与大提琴合奏的默契,极简却又唯美宁静。我们就坐在她的近旁,忍不住要举起手机,却又怕错过耳朵,等到她发声歌唱,就像月亮穿越了云层,水滴落入了海洋。
沉默的不止建筑,还有我们。一个半小时就像一眨眼,当所有的艺术家站起来鞠躬谢幕的时刻,才感觉这个露天广场是那么摇曳多姿璀璨迷人。星空下被音乐迷惑了身心,无论演奏者还是听众,都是那么全力以赴,这是多么值得记住的夜晚。
美国艺术家凯奇下过断语:“音乐不止,除非我们转移视线并不再 这一刻我似乎听懂了猫咪的回答,“这是个烟斗”抑或“这不是个烟斗”,对猫来说都不重要。
午夜来临,星空下我们鼓掌起立,任由时空停滞。
在城市游走,却向往自然;
为艺术倾倒,反向生活掘进;
向天而歌,哪怕喉咙沙哑。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年10月上旬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