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是我国蒙古族极具特色的拉弦乐器,因为琴头雕刻马头而得名,与艺定美好app小编之前提到的呼麦,还有长调并成为“蒙古三宝”。马头琴在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年与年,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及马头琴艺术先后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重点保护和继承与发展的文化艺术类型。
关于马头琴的起源没有统一的说法,“奚琴说”“火不思说”和“马尾胡琴说”等。受到最多的支持的是“奚琴说”。学者认为,马头琴可能源于唐代的两弦弓弦乐器,是“用竹片在两弦之间擦弦发音的,它可能是少数民族的乐器”,由奚琴演变而来。当然,无论马头琴可能源于奚琴、火不思或所谓马尾胡琴,马头琴都可以基本确定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
马头琴顾名思义,最为标志的就是雕刻马成头型的琴头。因为马是蒙古人的好伙伴并贴近蒙古人的生活,这种琴头的造型非常符合和贴近蒙古族的生活和审美习惯。如果说以马头为琴头仅是外形特点的话,马头琴材质的革新更为其音色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将原有的皮面共鸣箱改为泡桐木板,并且将六角的共鸣箱改为现在常见的正梯形。且琴弦和琴弓是以马尾作为材料现改为尼龙材质。这两项改革彻底改变了马头琴,使得马头琴的音色、音质和音量产生了质的变化。
相比于西方弦乐,马头琴和二胡之类的东方民族乐器都有较长的琴杆要占到整个琴体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典型的符合东方音乐审美的造型;而马头琴琴箱的正梯形造型既不同于西方提琴的曲线型琴箱又与二胡、板胡等中国胡琴的筒状共鸣箱有比较大的区别,在琴弦的选材上是非常少见的尼龙弦,也正是琴弦和共鸣箱的独特造就了马头琴特殊的音色和音质。
马头琴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传统宫廷音乐的影响,也受民间音乐的影响,曲目大部分为流传的民歌。
受宫廷音乐影响的典型作品可以参见各种“阿斯尔”,所谓“阿斯尔”通常指“楼阁”,在指横帘宽大的帐幕,在北元后期随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和几次迎请二世达赖喇嘛的庆典活动后,逐渐传入蒙古地方,成为蒙古封建上层进行宴庆活动宽大华美的帐殿。“阿斯尔”类型的传统马头琴音乐节奏明快,气氛欢快活泼,大多是宫调式,也有羽调式,音乐具有宫廷雅乐的审美特征。
受民间音乐影响的各种马头琴曲也可以分为“悠长歌”和“短歌”两种风格。“悠长歌”这一体裁形式被应用于马头琴音乐中,以其自由的散板节奏形式形成悠长、细腻、深沉和非对称性的审美风格。这与其辽阔无垠的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的长周期性密不可分。“短歌”实际上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音乐形式,只不过这种对称结构的表现形式被13世纪的悠长歌淹没了。但它并未消失,而是在20世纪,逐渐形成新的审美音乐传统,在科尔沁、鄂尔多斯及乌拉特地区兴盛发展。
蒙古族的审美特征,是其长期的游牧生活和由此创造的审美意识的产物。蒙古民族长期的游牧劳动是他们审美感觉生成的原因,也是创造美的艺术实践的基础。因此,蒙古族的艺术美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白由完美的统一性”。这是蒙古族审美风格和审美思想的独特本质特征,也是马头琴音乐的审美特征,更是草原文化的
马头琴音乐作为草原文化艺术形式的一个分支,在其历史进程中积累创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不仅展示了不同的时代,同时也蕴含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历程。使草原民族文化领域中“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的结合”的共同审美特征,始终贯穿其发展的历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头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