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肃北戈壁滩上的教育跨越万里边疆教育行中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3/3/10
北京哪些皮肤科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439528.html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教育报刊社从6月初开始启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万里边疆教育行”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组织骨干记者,分9路出发,深入全国9个陆上边疆省份,走进一所所国门学校,与长期扎根边疆的教师面对面交流,体验他们在边疆的生活,感受边疆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

今天,我们为您带来内蒙古报道组的融媒体系列报道之一:《肃北:戈壁滩上的教育跨越》。

肃北:戈壁滩上的教育跨越

本报“万里边疆教育行”特别报道组

在肃北蒙古族学校,学生正在教师带领下进行摔跤练习。

中国教育报记者郑芃生摄

车子疾驰在湛蓝的天空下,远眺山川跌宕、峰顶皑皑,近处一望无垠、草场茵茵,在这祖国的西北一角,能更真切感受到她的宽广辽阔、河山壮丽。

这里有冰川、雪山、河流、草原、峡谷等多样的地形地貌,水草丰美、遍地牛羊,是河西走廊重要的生态屏障;这里有辽阔的千里戈壁,地上有形似马鬃的连绵山峦,地下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里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尽管肃北人口只有1.5万,但全县国土面积约占甘肃省总面积的七分之一,是甘肃面积最大的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肃北把改善民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到“真金白银”上,落实到各民族每一个家庭对教育发展的殷切期盼上,逐步实现从教育普及到质量提升的大跨越。

01:44

肃北孩子的美好期盼

加大投入,学校旧貌换新颜

穿过肃北县城的成吉思汗花园广场,向西走进一栋米白色的楼房,记者一行来到与共和国同龄的肃北老教育人——格尔力达来家中。

“我们肃北的学校一年比一年好,我觉得仅从校园面貌上就能看到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和肃北教育发展的成就。”格尔力达来一边拿着几张在学校拍摄的老照片,一边自豪地对记者说。

肃北分为“南山”“北山”两个区域,中间隔着敦煌、安西、玉门3个县市,分列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直线相距数百公里,“北山”与蒙古国相邻。格尔力达来年从酒泉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地处北山的马鬃山镇小学任教。

当时马鬃山镇小学的办学条件相当艰苦,校舍是借用的当地厂矿的职工用房,学生坐的是长条登,上下课的铃声是由值班教师敲打一口破铁锅发出的,节奏敲打得快些就是上课,敲得缓些就是下课。“冬天气温低到零下40多摄氏度,我们取暖只能自己烧火。”格尔力达来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肃北出台了23条增加教育投入的优惠政策,在加大政府拨款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对全县中小学进行改建和扩建,包括马鬃山镇小学在内的全县各学校硬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马鬃山镇小学有了自己的校舍,学生有了崭新的课桌椅,那口用来敲打的破铁锅也被手持扩音器取代,后来随着供电稳定又有了电铃。

到年,肃北80%的中小学配备了电视机、投影仪、收录机,达到“实验教学普及县”标准。

从建县之初的“蒙古包学校”“马背学校”,再到现在的操场、宿舍、教学楼齐备,美术室、实验室等功能部室齐全的美丽校园;从建县初期的学生10名、教员自请、供给自备,到现今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全覆盖,肃北教育事业在国家各项教育政策、民族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肃北,教育上的事是头等大事,‘教育不发展,草原的未来就没有希望’是大家的共识。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发展都予以高度重视,将教育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肃北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娜尔斯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肃北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先后投入万元,完成了肃北中学公寓楼、标准化塑胶体育场、教学楼和县城小学教学楼、石包城幼儿园等项目工程;投入万元高标准更新了所有学校的图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投入万元建设了肃北中学实验楼;投入.6万元新建了蒙古族学校教学楼暨蒙古族传统文化实训楼;投入万元建设了全县智慧教育资源云平台……全县各中小学均已达到标准化办学水平。

中蒙边境校园护旗手

优化布局调整,满足群众需求

行车戈壁,千里一色。

从肃北县城前往马鬃山镇的公里路途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景象跟“南山”地区河流遍布、草场丰美迥异。

马鬃山镇是甘肃省唯一的边境镇,紧邻蒙古国。马鬃山镇小学也是甘肃仅有的一所边境小学,这里如今只有两位老教师——苟旺正和妥兵德。

“马鬃山镇小学近几年已没有招收到新一届一年级学生。去年两名学生小学毕业后去县城上初中,我们这里就没有学生了。”苟旺正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肃北广大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纷纷走出乡(镇),到县城购房、修建砖房供子女上学,家人陪读,出现了第二次从散居地到县城的大迁移。

广大农牧民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更高质量教育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同时,各乡(镇)学校生源日趋减少,师生比例失调,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学校布局亟待调整。

娜尔斯介绍,针对肃北县基层学校办学规模小、效益差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克服了重重困难,下决心对学校布局进行优化调整。

年撤并距离县城较远的盐池湾、鱼儿红小学,并入县蒙古族小学。年将原蒙古族中学和蒙古族小学合并成立了十二年一贯制蒙古族学校,建成了学生公寓楼,实现了所有牧区学生集中生活、学习,从根本上解决了牧民子女上学路途遥远、居住分散、经济负担过重的难题。年以来,又先后撤并了石包城、鱼儿红牧场、党城、东山、青山道等5所乡镇小学。年秋季肃北中学、县城小学建成新教学楼并完成搬迁,年蒙古族学校完成整体搬迁。

“目前,肃北形成了‘四校一园’的学校布局,使学校布局更趋合理。全县除马鬃山镇小学保留外,其他学生全部集中到县城学校就读,在加快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上取得了进一步突破。”娜尔斯说。

在全县学校布局优化调整的同时,肃北进一步加强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年,肃北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满足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保障。大力推进十五年一贯制全免费教育及“全免一补”政策,逐步形成了具有少数民族自治县特色的“全员覆盖、全程受助、全体受益”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

肃北边塞献歌祖国

团结奋进促学校内涵发展

距离肃北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机关驻地不远就是刚落成两年的肃北蒙古族学校新校区。学校的门楼设计为打开的书卷,正中饰有蒙古族特色的云纹,显得大气端正而又有民族特色。

肃北蒙古族学校是甘肃边境地区唯一以蒙古语授课为主的学校,也是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重点学校之一,自成立以来,始终肩负着提高肃北蒙古族学生基础教育和传承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任务。

走进校园,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座“五箭训子”的民族文化雕塑。“一支箭容易被折断,五支箭捆绑到一起就很难被折断。”校长哈斯扣向记者解释“五箭训子”雕塑的寓意,“这是以五箭晓喻五子要加强团结,也寓意着各民族之间团结奋进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前夕,肃北识蒙文和藏文且能使用的只占总人口的2%左右。年4月,根据肃北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肃北草原办起第一所“蒙古包学校”,肃北从此开始有了正规的学校教育,教育得以普及,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哈斯扣介绍,肃北县委、县政府,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双语教学改革,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双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加强双语教学的新路子、新办法,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我们积极推进‘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采取‘蒙、汉、英’并重加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深化民族教育改革。近年来,肃北加大了对双语教师的培训,积极与内蒙古教育厅对接组织双语教师参加内蒙古相关学校跟班培训、交流、观摩研讨会、教育教学竞赛、论文、课例和优质课评选等教研活动,提高双语教师业务水平。”娜尔斯介绍,肃北还通过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与邻近的内蒙古阿拉善盟各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邀请优秀教师来肃北县支教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全面提高,强化双语教育教学力度。

伴随课间操音乐响起,身着雪山蒙古族服饰的学生手拿彩绸跳起了《安代舞操》,这是蒙古族学校教师和一些民间舞者共同编排而成的学生课间操。肃北蒙古族学校在开好基础课程的同时,注重加强艺术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设置有专门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实训楼,安排有固定课时,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搭建了平台。

13岁的才布尔汗老家在马鬃山镇明水村,年从马鬃山镇小学来到肃北蒙古族学校,“我的托布秀尔,学得很好,这在马鬃山学不到的。”一开始说话还很腼腆的小姑娘在谈到自己的兴趣特长时眼里放出了光,说话也郑重起来。

“近年来,学校提倡‘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教学模式,在办好蒙语、汉语、英语、数理化教学的同时,开办了舞蹈、马头琴、书法绘画、电子琴、足球、摔跤、射箭等兴趣小组,为学生的特长培养和非遗传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传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开辟了新的天地。”哈斯扣说。

肃北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育人效果也逐步显现。截至目前,肃北已有余名民族学生通过八省区协作招生被国家重点民族本科院校录取(6年至今有6名学生考入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今年,蒙语授课高考生录取率达到%。

能感受到,在肃北这片边疆热土,各民族教育工作者们播撒辛勤和智慧,凝结成最朴素的力量,推动肃北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总监制

翟博

监制

陈志伟周飞

总策划

周飞

总统筹

蔡继乐张晨

文字:

中国教育报“万里边疆教育行”甘肃报道组成员:黄鹏举王强郑芃生项佳楚通讯员张强王泉林

视频:

策划|俞水张晨张春铭

导演|王强

编导|项佳楚

统筹|王强

撰稿|黄鹏举

摄像指导|修伯明

摄像|项佳楚王强黄鹏举郑芃生张强王泉林

剪辑|项佳楚

包装|修伯明单艺伟任赫樊微李柯

特别鸣谢|甘肃省酒泉市教育局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教育局肃北蒙古族学校马鬃山镇国门小学康凯

责任编辑

曹金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