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达旗ldquo面人张rdquo巧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2/6/22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049016.html
揉、搓、捏、压、拍……一双巧手上下飞舞原本看上去软塌塌的面团竟然活灵活现起来记者在达旗采访到了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香女此时这位“面塑达人”正沉醉在自己的手工世界里潜心创作一、下足功夫出精品在面塑加工间里,记者见到了46岁的张香女。张香女告诉记者,在姥姥的影响下,她从八九岁开始便与面塑结下不解之缘,对捏面人特别感兴趣,眼睛、嘴巴、鼻子……经她捏出的面人表情逼真,栩栩如生。长大后,她曾到山西忻州学过面塑制作,还利用网络学习借鉴各地做面塑的方法,慢慢地,她的面塑作品质量越来越好、数量越来越多,深受人们的喜爱。张香女还是一个细心而又执着的人,只要发现一个漂亮的图案可以用于制作面塑,她就开始细心揣摩,不断地尝试着捏,能一直捏到凌晨三四点,甚至有时候家人都起床了,她才开始休息。在她的眼里,捏面人就像绣花一样,需要下足功夫,坚持不懈。当记者问起制作面塑的过程,张香女侃侃而谈。“和面是做面塑的第一步,别小瞧和面这道工序,要想做出精雕细琢的面塑作品,和面这一步特别关键。”张香女说。制作面塑需要在普通面粉里加入糯米粉、乳胶粉、调色汁等七种材料,比例一定要掌握好。面和好后,还要醒面、揉面,面要揉到足够光滑、弹性大,然后用梳子、剪刀、牙签、吸管等在面团上做出花鸟鱼虫等各类造型,每款面塑的制作都是一次创造的过程,就连最简单的花瓣制作也需要七八道工序,较难一点的面塑甚至需要上百道工序。二、非遗技艺盼传承张香女制作的面塑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她认为做面塑不仅需要心灵手巧,需要细心耐心,有时候也是需要一些技艺的。比如在面馍上制作一朵花需要3个小时,先用手捏、揉、按出花朵造型,然后拿刀一点一点抠花蕊、花瓣,每一道程序都仔细加工,只有这样才能做出逼真的花朵面塑。还比如她最喜欢的面塑作品“蒙古大草原”,牛、羊、蒙古包、马头琴等各种形象刻画起来很复杂,她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将这套面塑作品制作完成。张香女说,刚开始捏确实不好下手,返过好多次工,光是马头琴上的马就捏了不下30次;捏羊的时候也特别费工夫,自己都有点儿灰心不想做了,但最终还是克服困难坚持做完了。眼瞅着这些精巧的面塑作品从自己指尖捏就,张香女倍感自豪。创作的过程就是自我突破的过程。张香女说:“现代人比较浮躁,静不下心来。其实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静下心来把它做好,享受这个过程就好。看一件作品从无到有,我会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正是这样的力量支撑着我走到现在。”而这份坚持最终也有了回报,年,张香女被确定为达拉特面塑旗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达拉特面塑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张香女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进她的“面塑世界”,让面塑这门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推广。知识小词条——

面塑艺术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作者简介

刘俊平,男,年生于内蒙古达拉特旗高头窑,年从河北部队退伍、年至今在鄂尔多斯日报社工作。座右铭:从无字句处读书,同有肝胆人共事。

END

01.达旗吉格斯太镇最后的24名小脚女人,与她们的小脚故事

02.“春风十里不如正植有你”亲子植树志愿服务活动

03.经典熏习让孩子受益无穷

本文属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主办单位:好古学堂主编:侯娇编辑:张咪投稿邮箱:haoguxuetan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