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资源 >> 正文 >> 正文

吉林有座纪念碑,为松原人民历时八年修建的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3/2/8

在吉林松原郭尔罗斯王府对面不远处,是当地的引松广场。“引松工程纪念碑”就高高矗立在引松广场。

查干湖是河成湖,历史上曾是嫩江主河道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河流摆动、淤积等原因,致使嫩江改道,东移至大安台地以东,留下了大安古河道;另一方面,支流霍林河来水逐渐减少,河道逐渐淤积,出口被堵塞,形成了盲尾河。加之,这里区域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因此,在被称之为八百里瀚海的吉林省西部地区造就了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霍林河断流,下游的查干湖几近干涸。

年,前郭县委组建了引松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为县委书记傅海宽。副总指挥为常万海、阿古拉(赵凤山)、萨音那木拉(包文汗)、石汉文、刘升、孙盛春。

引松一期工程连续干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年9月5日到12月5日,8万多人干3个月;第二阶段从年1月15日到2月5日,4万人施工20天;第三阶段从年8月20日干到12月末,施工4个月,出动人。一期工程的三个阶段,历时天,投入人力工日,车工台日。共完成总工程量的81%。

前郭县各族人民为开渠引松,可以说抛家舍业,不分寒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除少数地段机械施工外,硬是靠建设者们咬紧牙关,锹挖肩挑。劈开川头山,掘开朽泥塘,平均每人每天挑走了2.5立方米土方。这种压不垮、顶得住的“铁膀子”精神,是同引松取得的物质成果同样珍贵的精神财富。

勤劳的松原人民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全县出动了90%的劳动力靠手抬肩挑,经过两期,历时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挖通了长达53.85公里,渠底宽50米的人工渠“郭尔罗斯运河”。

引松渠不仅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也明显地改变了自治县区域性的自然状况与生态环境,使这里的渔业生产,芦苇生产和旅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21世纪初,查干湖水域面积已由工程开通前的50多平方千米扩大到平方千米,湿地面积达到了.2平方千米。

为教育后代永不忘记这场改变命运的斗争及查干淖尔人那种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硬骨头精神;也不能忘怀以傅海宽为书记的一班人,他们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敢想、敢干、敢为的大无畏气概,率领全县人民进行了一场极端艰苦的改造山河的斗争。他们造福人民、造福未来,惠及前郭子孙后代,对郭尔罗斯的贡献,将永远铭记于历史,永远铭记于人们心底!

查干湖开发区党工委于年在引松工程尾闸之侧的引松广场修建了高高矗立的“引松工程纪念碑”。立碑永铭,百世流芳。

引松工程纪念碑高21米(象征21世纪),

总重为76.95吨(年9月5日引松工程开工纪念日)经纬度;东经.25,北纬45.11,海拔高度米。

纪念碑设计思想;抽象的表现形式,碑体直冲霄汉,气动寰宇。碑体是3个“人”字形汉字造型,白钢浪花喻为三江聚汇,与铁锹和马头琴造型,浮雕相结合,象征当时以付海宽,常万海,阿古拉(赵凤山)为领导的县委,县革命委员会带领全县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开创“郭尔罗斯运河”的雄伟气势和伟大壮举,表现出草原民族的民风民俗和开创运河的伟大意义。

引松工程纪念碑

白钢浪花喻为三江聚汇

引松工程纪念碑碑记;引松工程是指将松花江水引入查干湖的引渠和建筑物工程,工程始建于年9月5日,竣工于年8月20日。

引松工程纪念碑设计理念介绍

纪念碑周围是各种浮雕造型

纪念碑周围是各种浮雕造型

纪念碑周围是各种浮雕造型

如今的“引松工程纪念碑”也成为查干湖畔亮丽景观。

“引松工程纪念碑”位于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南湖大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