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马头琴 >> 马头琴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上海民族乐团国乐咏中华全球首演,返场

来源:马头琴 时间:2022/12/3

十余种不同民族的特色乐器共奏赞歌,把上海大剧院点燃成狂欢的派对现场。这个周末,上海民族乐团全新创作的《国乐咏中华》音乐会迎来全球首演。周六和周日两天的音乐会分别由指挥家汤沐海、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执棒,也拉开乐团-全新演出季的序幕。在今晚举行的音乐会尾声,全场所有演奏家带来《再唱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曲是由才旦卓玛的学生、藏族青年歌唱家索朗旺姆创作的,并由作曲家王云飞进行了民乐版本的编曲,掌声应和着动听的旋律,将音乐会氛围推向高潮。

“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推出这台富于历史纵深感的原创新作,来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脉络,奏出中国人的自豪和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国乐咏中华》音乐会以致敬年中华文明为主线,分为五个音乐章节。

《大春秋》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礼乐,表达中华文明的厚重和灿烂。

《醉山水》以乐音营造山水之境和飘逸之风,七位演奏家琴音呼应相合,勾勒静谧清美的山水灵境,诉说中华艺术中大乐和同、山水与共的美学精神。

《纳百川》中,十余种不同民族的特色乐器唢呐、伽倻琴、筚篥、冬不拉、彝族四弦琴、芦笙、萨塔尔、弦子、马头琴、长鼓、手鼓等轮番上阵,彰显中华民族宽广的胸襟和视野;

《天行健》采用多器乐双协奏曲的独特形式,六位竹笛、二胡、琵琶演奏家两人一组依次登台,三组演奏家以三种不同乐器在一首作品中无缝衔接演奏,鲜见的作品编制使音乐张力更为充盈,传递中华民族刚毅坚卓、生生不息的生命内力。

《归初心》以合唱交响形式呈现,通过大气磅礴的音乐语言表达对中华文明的敬意,对党和祖国母亲的挚爱。

“我们希望《国乐咏中华》充分释放民族乐器的魅力,挖掘民乐最内在的美丽,抒发人性深处不可言说的情感,让大家爱上传统音乐、传统文化并为之自豪。”罗小慈介绍说,如果《大春秋》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优雅、庄重、平和,那么《纳百川》中多民族乐器的交融与碰撞则宛如摇滚乐派对现场,体现了中国人的豪放、浪漫和粗犷,而《天行健》注重描绘了中华民族重情重义、侠骨柔情的特征。“尽管每个音乐章节的风格不同,但都传递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念。”

乐团已有过多次民族题材作品的原创经验,而在《国乐咏中华》第三篇章《纳百川》中,一首作品内同时出现十余种少数民族乐器则尚属首次。“这个篇章用到了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苗族、朝鲜族等多民族乐器,唢呐和打击乐则代表汉族,大家一起奏响建党百年的赞歌。”这场音乐会的作曲、上海民族乐团委约作曲家王云飞说,他通过音高、节奏、旋律和调性等方面的具体设计,在保留不同民族乐器特色的同时,赋予作品贯穿始终的主线,也融汇了不少国际化的音乐语言,体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

“西方的交响乐发展三百多年来已形成体系,中国的民族乐团则在新中国成立时应运而生并发展至今。我们可以从西方交响乐中选择有用的部分,拿来对民乐进行创新、改革和提高。”指挥家汤沐海认为,《国乐咏中华》这部作品有着大格局,也道出了自己心中渴望致力于民乐发展与推广的使命。在今年3月举行的试演场后,全体演奏家以工匠精神开启了近两个月的精修提升,力图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给首演现场观众。“我们始终站在听众的角度打磨作品,音乐从深沉幽远行进至越来越热闹,希望《国乐咏中华》能在黄金分割点点燃听众的情绪,让他们享受到音乐的起伏。”上海民族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说。

摄影:叶辰亮

作者:姜方

编辑:许旸

本文来源:文汇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76.html